这篇文章我借用了格总的题目《万物之中,希望最美》,也正是我这半年所经历的,再感同身受不过了。回头看到我7月发的朋友圈:
人忙碌着,其实都是有一个念想,或者是希望驱动。在上半年的时候,掰指头算了算,忙完4月、5月和6 月的几个大事儿,到了下半年就会轻松一些,结果到了7 月简直是魔鬼的一个月,我们组领导升职调走,还有一个辞职,所有的事情向我扑来,然后又接了上级单位安排的庞大而复杂的活,太多的事情并行,连说话的速度和声调都抬高八度,说话都要压缩,温柔都变得强悍。终于熬到系统集体放高温假,结果一半的时间还要加班,安心加完班,我要出去浪。

你看,能解决当下的困顿,都是寄予的希望能给人或是前进的动力,或是缓口气的安慰。如果一眼望到头,都是深不见底的绝望,那还不如躺平干脆利落。在我看来,心存希望就是我们自己发出的那一缕光,也因此而美好。
最近一次跟Justin激烈的争吵,也让我无比伤心的事儿,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本身没多大的事儿,但根源也在于我的期待和希望被打破,泡影破灭的感受你一定会懂。起源于,我一直像陀螺般在转,天天早出晚归,终于等来高温假,尽管高温假也被工作占据了一半时间,心心念了好久要利用好这短暂的假期出去浪。结果因为时间的不确定没法提前规划,那段时间Justin的工作正好也比较忙但是当时我没意识到,有限的时间又被压缩,于是到了跟前没有确定的出行规划,可利用时间时间太短,没有感受到他对这件事情的重视,期待了那么久却没有沸腾起来,那一刻心如死灰,那一瞬间觉得什么好像都没有意义了,那种期待落空、失望、甚至绝望袭来,让内心的那股光被遮挡,任凭黑暗吞噬,于是被情绪控制。
你或许会觉得,不就是没有出行么,至于吗?我想说,真的至于,其实是否出行,去哪里根本不重要,更关乎的是别人对这份期待的呵护,那份期待的兑现,和持有对希望的热情。后来,我们也如愿的出行了,但是这个经历更让我意识到这次情绪背后其实是对鲜活的“希望”的需要。
前阵子,看到一位同事的崩溃,也是因为当下经历的一件事情带来的压力、失望暂时灭掉了心里的那团火,那一刻她需要释放,需要表达和放松。我也被莫名的感染,被卷入自己当下经历的困顿,持续了几天低落状态,似乎又有了“那么拼,那么卷又能怎样的'无能为力'”的状态,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的热情没了,希望没了。于是我更坚定地意识到,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有一个坚定的喜好,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经历什么,自己都葆有热情去做的事情,无论在什么样的情绪和状态下都能让自己滋养、回血。这让我无比地坚定地要写下去,因为写的过程,读书输入的过程会让我维持内在的力量,让我滋养,会让我在经历风浪中保持稳定,会让我享受当下。

9月依然忙碌,中秋三天假期用来加班就是相信:充分的准备,可以顺利通过未来一周的二方考验,也正是心存着希望所以拥有好的心态。当下我依然会告诉自己,熬过9 月,或许10月会好一点。忙碌、压力是常态的情况下,唯有这升起的一轮轮希望才能驱动着人向前走,或鸡血、或想躺平、或焦虑中循环前进,一眨眼时间很快就会划到年底,这或许就是人生的常态。
常怀希望,生命便开出美丽的花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