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芫根酸菜/不止是记忆

作者: 蜀山袖手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19:47 被阅读58次
金川芫根酸菜/不止是记忆

纠结的是提笔时居然不知道吃了几十年的芫根酸菜到底是元根还是圆根,实在拿不定主意,于是请教了空山君戈,幸亏老师查阅资料,及时通知“芫根”为实。否则闹了笑话。

“不孝的媳妇捞的酸菜是不酸的”这是小时候经常听老一辈传下来的俗语。可见在金川对于孝顺的要求和传承是何等重要。

极其普通的芫根秧秧苗,在勤劳手巧的金川人手里就转化成了美食,可以搭配腊肉爆炒也可以糅合洋芋片、丝,可以与玉米汤汤完美结合,也可牵手粉条,总之搭配没残缺。就和着干海椒那么一炝炒也能下两大碗干饭。更别提与山珍菌类的绝配了。如今就是在金川打馆子,点上一份酸菜,不论做汤或者做菜,老板娘都会问上一句“本地酸菜还是外地酸菜?”回答都是一句话“肯定本地的芫根酸菜噻!”

其实最能体现对于金川本地芫根酸菜那难舍情结的莫过于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那种对于芫根酸菜的思念绝不亚于念旧于鸡腿雪梨和家乡的山水的了。因为即使是漂泊多半是为了生活,而生活离不开吃饭,所以吃饭自然就会想到美食,于是在尝尽天南地北的美食佳肴后,自然而然的就联想到了那伴着长大的金川芫根酸菜了,至少我就是如此。

金川芫根酸菜/不止是记忆

后来精明的金川人把金川芫根酸菜和着面块带出了金川,走出了大山。于是在平原大坝占了一席之地。如今都是百姓喜爱的食品。

说来也怪,因为为了保证原滋原味,每天从金川发货通过客车托运,增加了成本,也耗费着接送货物的人力资源,商家也试着就地捞酸菜,结果始终不尽人意。这倒不是与孝顺有着牵连,反而应证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生灵”的古话。金川芫根秧秧苗就得金川的水来捞,否则就成不了那美味可口的酸菜品牌。

“平时只知酸菜美,唯独难报母深恩。”知儿莫过母,儿子打小就喜欢吃的酸菜,在老母亲心里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所以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收到母亲从老家托人带来的本地芫根酸菜,或炒好的或切好的……于是吃在嘴里的不仅仅是美味了,咽下的更是母亲的恩情。

……

值得庆幸的是前天马尔康的同学打电话给我说,金川芫根酸菜有包装成品了,还特意寄了几袋出来。终于精明的家乡人又一次给了漂泊游子一份厚礼,我想从今以后“金川芫根酸菜”不止会走出平原了,会走得更远,将会陪伴那些散落于大江南北的金川游子走得更远。

金川芫根酸菜/不止是记忆

已经抑制不住想象了,腊肉切成颗粒肥瘦对半,肥的熬油加入姜蒜盐,放点干海椒,花椒,倒入瘦肉合酸菜炒,起锅时在参合一点本地豆豉……那胃那味那想着就使劲下咽的清口水……

“金川芫根酸菜”承载的不止是记忆。

相关文章

  • 金川芫根酸菜/不止是记忆

    纠结的是提笔时居然不知道吃了几十年的芫根酸菜到底是元根还是圆根,实在拿不定主意,于是请教了空山君戈,幸亏老师查阅资...

  • 昆虫摄影 2018*7*9

    蟋蟀 芫菁 黑蜂 芫菁

  • 酸菜,那是母亲的味道

    如果你要问我,我记忆中母亲的味道是什么,那我一定会告诉你,是酸菜。没错,就是酸菜,母亲爱喝粥,爱吃酸菜,也爱做酸菜...

  • 熟透的乌per

    不敢说只有金川才有,但是我知道金川很多。 我不知道它的学名,也懒得去查阅。儿时的记忆最真实的是我只知道它很美味,是...

  • 昆虫摄影

    红翅蝗虫! 姬蜂 眼蝶 绿黄金属芫菁 黑斑芫菁

  • 冬天里的圆根萝卜。

    在我们老家,在冬季的时候就要做酸菜。酸菜这东西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做法。而在我的老家酸菜就是用一种圆根萝卜做成的...

  • 花间记、居居

    居居原本不叫居居的,因为芫芫两个字总是写不对,于是李延年给她改了一个好记的名字。 “你看,芫芫两个字,好记你却不好...

  • 记忆中的酸菜

    傍晚的时候,翻看了一下很久都没有看的微信公众号“宣威发布”,在其中发现了一篇介绍宣威干酸菜的文章。随着文章读下去慢...

  • 记忆中的“酸菜”

    都说落霜后的菘菜始绵软,最知道时令的农家大哥会在晴天的黄昏,挑一担刚从地里收割回来的高脚菘菜来到小溪埠头,让妻子在...

  • 童年的记忆——酸菜

    小时候吃过的酸菜是最好吃的。 每到水稻收割完,稻田便会被闲置几个月,几个月后即来年的春耕时节,又会用来继续栽种水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川芫根酸菜/不止是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im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