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我构思一本书的大纲和目录时,方才体会到种种已经出版的、畅销不衰的、流传百世的书籍到底是有多么牛。
写大纲目录为什么难?你得知道自己总计想做什么,在这本书中想涉及什么。很少有人在走路的一开始就明白自己要去哪儿,正如“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所反映的真义似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路都是走着走着才看见明晰的。而写大纲和目录,则要求你是一个清醒的旅人。去哪里、怎么去、带的行囊有多大取决于去哪里,所以一个长途旅人,不想明白“到哪里去”这个终极问题,是很难真正长途的。
随笔是另一类书籍了,在随意的笔触中你写出你的心,读者从你自然的文字中读出自己的心,所以随笔还能好卖的作家,那一定是受众土壤足够厚了,比如刘墉、吴晓波,真是写一本爆款一本啊。
2
我想写的是一本亲密关系的书,最核心的出发点是,希望这本书蕴含的种种,不管你读来接收到的是能量、是趣闻还是方法,都可以在亲密关系这件事上提升幸福感,看到更清晰的路径。
人生给人的感觉是时短时长的,快乐的有路径的日子显得特别短,迷茫的没路径的日子度日如年。如果亲密关系让你感觉度日如年,我的书希望是你迷茫中的指南针,借由一篇一篇的阐释,从爱、情绪、关系的迷雾中得以解脱。
解脱的最佳方式不是放弃游戏,而是更加有策略地玩下去。当这盘游戏对你来说如同大象对付蚂蚁,那一刻你的解脱是最真切的。
3
我看到很多人受到亲密关系困扰的时候,选择了逃避或放弃。
逃避和放弃不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耽误了你我最佳的成长时间。因为亲密关系这个事儿很微妙,它连接了你和我,连接了现在的你和曾经的你,连接了理想的你和当下的你,连接了你的恐惧与欲望,连接了你的能力与潜力,甚至连接了你的父母和你。
直面亲密关系中你的不舒服、不自在、不幸福,成长了之后你会收获超乎你想象的大礼包。那意味着上面说的种种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疗愈和提升。可以说经由亲密关系的提升,你可以获得直达某种宇宙真理的路径。更加勇敢地直面和提升,更有可能是捷径。可太多人逃避和放弃了,最终带来的后果是孤独、疏离、惊慌、恐惧甚至枯萎。
逃避的方式有:
1)这段恋爱不顺利,就换个对象重新谈一段;
2)这个事儿和对象说不明白,就换个话题不提这个不愉快的事儿;
3)某种场景会引发你们吵架,尽量躲这种场景;
4)对象让你不开心了,冷战、沉默;
5)遇到不开心的事儿,假装没发生过,和自己说总会过去的;
6)惹对象不开心了,和对象说:会过去的,明天就不生气了。
逃避的定义是:出现问题不去直面问题、不去在问题上下功夫都是逃避。
小时候做数学题,当出现你不太会的时候怎么面对呢?
在问题上下功夫的,把题目搞明白,把自己为什么不会做搞明白,下次就会了;
明明不会做还翻过去,不在题目上花时间,下次出现还是不会。
做题是一个清晰又简单可见的事儿,亲密关系何尝不是如此。
在亲密关系中出现的每一个情绪、流的每一滴泪,背后都是一道题。
放弃的方式有:
1)“我就不适合谈恋爱,我是独身主义者”
2)“我很迷人不缺男朋友,我不需要婚姻”
3)“老公就是个摆设,我现在赚钱和带孩子都靠自己”
4)“没人会喜欢我的,我一个人挺好的”
5)“浪费时间在爱情上,不如赚钱”
6)“我一个人好好的,不需要另一个人”
放弃的定义是:“放弃治疗”。对于自己在爱与被爱这件事中能获得幸福,持有大大的怀疑。不抱有希望,悲观,给自己下死刑通知书,把可能的爱与被爱拒之门外。
拿做题来比喻的话,放弃就相当于“我没有数学脑子,不是这块料”
4
这本书我想涉及的“爱与被爱”概念,不止谈恋爱。因为我们之所以会在爱中难过、情绪和失望,归根结底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偏差。
首先我会把亲密关系的范围进行定义,恋爱、婚姻、为人子女、为人父母。
其次我会讲清楚为什么亲密关系中负面感受的原因,也会讲清楚亲密关系处理好为什么是一个人极大的修行和成长。
最后我会给出一个路径,作为在爱中成长的游戏地图。如果你以做题的态度面对这个游戏,每一关卡你都会收获到理解、欣慰、滋润与成长。最终,你将在爱与被爱中获得自我的大圆满。
亲爱的,你的世界没有别人,要感谢你身边的修行陪练者,陪你在爱与被爱中,看见自己,看懂自己,与自己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