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社科
《孟子》感言集之22:一暴十寒

《孟子》感言集之22:一暴十寒

作者: 余超林AIA财富管家 | 来源:发表于2018-06-15 08:26 被阅读22次

      早起,高声朗读《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其中对“一暴十寒”这个成员很感兴趣!一暴十寒是后人进行了删减,由“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简化而来。专指那些读书或做事缺乏良好习惯,没有恒心的人,许多父母老师也经常用这句话来指责子女与学生读书不用功。

        其原文如下:

《孟子》感言集之22:一暴十寒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大意是,孟子看到齐王很昏庸,经常听信谗言,主意变来变去,举棋不定,孟子说“这与大王的智商关系不大,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你把他晒一天,然后又把它们放到一边冷冻十天,也是不能再生长的,像这种情况还能够生长的很好实属罕见,就像学习下棋一样,、不专心致志,根本就学不会,弈秋,是一个非常善于下棋的高人,他同时带来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学生专心致志的学习,非常认真听话照做。另外一个学生,虽然人也在听老师讲课,但是心已经飘到窗外,想象有一只鸿鹄鸟马上要飞来了,正在想办法想用弓箭️把鸿鹄鸟射下来。

        虽然他们都在学习,结果会一样吗?是不是他们的智商有差别?当然不是!

        孟子真的很会讲故事,自我检讨一下,我本人也有一点一边上课,一边思考用弓箭️想把鸿鹄鸟射下来的现象。我一直在与自己的习惯在做斗争,一直在与自己的注意力在做斗争。我想天下的学霸,都是第一种人,天下的学渣,都是第二种人。

        学霸与学渣,与智商无关,与他们的态度有关,态度又与求知欲有关!求知欲又与人的发展目标有关,发展目标又与其自我要求有关,自我要求又与其理想信念有关,理想信念又与其人生使命有关,人生有使命的人并不多,能够领悟到人生使命的,就相当于知天命!就连孔夫子也要到五十而知天命,一个知天命的人,是开悟的人,一个开悟的人就是一个懂得自我察觉,自我觉醒,知道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自己到哪里去的人!

      所以说为什么天下那么多聪明的人一生忙忙碌碌,却依旧一事无成,为何?因为他们只是表面上在学习,表面上在工作,其实,他们的心已经飘散,他们的心早已放飞!他们没有真正下功夫,他们并没有真正地为改变命运而战,他们想改变命运,他们也想成功,他们也想富贵利达,可是他们用心不够,用功不够,他们容易一暴十寒,半途而废!

        孟子是一个真正觉醒的人,他非常清楚“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可是他们面对是梁惠王、齐宣王这些学生‍,虽然贵为国君,是统领一方的诸侯,也不过是凡夫俗子,也一样有许多人性的弱点,他们也只不过在混乱的春秋战国时代企图苟且偷安而已,虽然他们也希望想称霸天下,可是仁爱仁义之心不够,短期利益看得过重,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那样想,有心无力,条件姻缘不具足,没有真正接纳仁义道德为基础的核心价值观,归根结底没有领悟到真正的天命!所以,依旧糊糊涂涂,孟子给他们开出成就一代圣王的药方,完全接受不了,这是时代的悲哀,这又是历史的必然,毕竟真正的尧舜绝对不会轻易降临。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22:一暴十寒

2018年6月15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感言集之22:一暴十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kp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