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毛虫效应的内容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在围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而它们爱吃的食物松叶却近在咫尺,只要其中的一只能够转变前进的方向,就能与美味相遇。遗憾的是,没有一只毛毛虫会变通一下,最后不得不都累死。

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不知变通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毛毛虫效应的启示
1、不要过度迷信权威,要坚持自己,杜绝盲从他人。
2、学会创新,用发展的眼光和观点看问题,独辟蹊径。

毛毛虫效应对追逐爱情婚姻的指导性启示
一、不要一味地迷信权威,领袖毛毛虫的决策并不一定永远正确,在追爱的过程中你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张斌和刘丽拍拖三年,不久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了,他们在憧憬着美好的同时,心里荡漾的更是对爱情婚姻的焦灼。按照当地风俗,新郎在迎娶新娘的当天,女方都还要约定俗成地收取八万元的交接费!意思是岳母把闺女交给你一切都放心了!可刘丽心里清楚,张斌家为了迎娶她,似乎已经把整个家底掏空了!如果当天出现变故,张斌又该怎样应付?毕竟她的母亲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见钱眼开的非常现实的人!

当刘丽的母亲决绝地提出要十万元的迎娶费时,张斌当时就蒙了!自己几乎借遍了亲戚朋友才凑够了八万,现在又增加到十万,这不是要他的命吗?而处于尴尬境地的刘丽,就像实验中的毛毛虫那样,她只知道盲从母亲,却无力把握自己的幸福!对于多出的不合理的两万元二人完全可以通过协商,等到结婚以后再给,甚至还可以打一个让岳母放心的欠条!但这些爱情的毛毛虫们,要么死守社会的约定俗成的彩礼数目不变通(岳母),要么盲从委曲求全(刘丽),要么坚持自己一成不变的观念(张斌),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一桩好姻缘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二、在追爱的过程中,要学会创新和独辟蹊径,不要默守陈规
阿花是十里八村的一枝花,但由于家长提出的20万的聘礼过于太高,导致阿花都二十五岁了也仍然没有人来提亲。20万对于农村的经济收入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但出乎意料的是,只交了10万元的阿辉竟然抱得了美人归!
原来阿辉只是把二十万分成了两次来支付,剩余的十万以给利息作为回报,这就让唯利是图的岳母喜上眉梢了!如果精打细算的话,阿辉也不会多付出多少钱,但却赢得了还款的延长时间!只要结了婚,哪个老人不希望自己的闺女过得幸福呢?说不准给免了也未可知!即使不免,机动的时间也会更加充足,毕竟妻子就是最好的存折呢!

在这个事例中,毛毛虫阿辉打破常规思路,即使到后来真得要交20多万元,但毕竟是创新性地打破了僵局,赢得了美人归,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胜利!
延伸话题:追爱过程中遇到会使婚姻夭折的难题,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欢迎关注并加入讨论。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