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负载测试
通过逐步增加系统负载,测试系统性能的变化,并最终确定在满足系统性能指标的前提下,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量的测试。
2.压力测试
通过逐步 增加系统负载,测试系统性能的变化,并最终确定在什么负载条件下系统性能处于失效状态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压力测试是逐步增加负载,使系统某些资源达到饱和甚至失效。
3.配置测试
通过逐步增加系统负载,测试系统性能的变化,找到系统各项资源的最优分配原则。配置测试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软硬件资源,发挥系统的最佳处理能力,同时可以将其与其他性能测试类型联合应用,从而为系统调优提供重要依据。
4.并发测试
测试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同一个应用、同一个模块或者数据记录时是否存在死锁或者其他性能问题,所以几乎所有的性能测试都会涉及一些并发测试。因为并发测试对时间的要求比较苛刻,通常并发用户的模拟都是借助工具,采用多线程或多进程方式来模拟多个虚拟用户的并发操作。
5.容量测试
在一定的软、硬件条件下,在数据库中构造不同数量级的记录数量,通过运行一种或多种业务场景,在一定虚拟用户数量的情况下,获取不同数量级别的性能指标,从而得到数据库能够处理的最大会话能力、最大容量等。系统可处理同时在线的最大用户数,通常和数据库有关。
6.可靠性测试
通过给系统加载一定的业务压力的情况下,运行一段时间,检查系统是否稳定。因为运行时间较长,所以通常可以测试出系统是否有内存泄漏的问题。
7.失败测试
对于冗余备份和负载均衡的系统,通过失败测试来检验如果系统局部发生故障,用户是否继续使用系统,用户收到多大的影响。
8.基准测试
指测试环境确定以后,对业务模型中涉及的重要业务做单独的测试。目的是获取单用户执行时的各项性能指标,为多用户并发和综合场景等性能测试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9.递增测试
指每隔一定时间段加载不同数目的虚拟用户执行测试点操作,对测试点进行递增用户压力加载测试。如果所有的虚拟用户同时加载,有可能造成AUT的资源突然增大,进而影响后续测试中关心的测试点的数据,所以前面可以稍稍放缓,递增加载虚拟用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