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历史,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学

作者: 说书人熊二娘 | 来源:发表于2018-12-01 08:11 被阅读84次

我曾经是个文科生,一个曾经的某省重点高中的高考文科第一名,同时也是一个被历史中的数字和年代折磨过的文科生,一个至今将所记得的历史又基本还给老师的文科生。

我如今掌握的历史,差不多源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史》、《明朝那些事儿》之类的半通俗科普读物和各种影视剧。当然,还有系统学习历史的那些微末的残存记忆。

可我同时也知道,历史真的很重要,无数名人名言都证明了这一点: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所以,有了孩子以后,我一直很纠结,一面希望他能够博古通今;一面又生怕他甫一接触历史,就被那些难记的数字所折磨,早早失却了对历史的兴趣。

幸运的是,我和孩子邂逅了这本《看世界——400张图看世界史》。

说真的,第一次翻阅这本书,我很不以为然:有点像历史课笔记嘛,或者是高端版的历史“手帐”。图画并不高大上,原以为有世界名画展现列宁格勒保卫战啥的,然而只是几笔简笔画粗粗勾勒;原以为诙谐幽默风趣来着,然而基本是片段式的几句概述;原以为具体到年份和历史事件啥的,然而并没有。

但仔细一想,方领悟其中的良苦用心。这是一本入门级的儿童历史科普读物,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整个历史长河有个大体的了解,所以它并不关注细节,而是试图从宏观领域有个介绍。更难能可能的是,它从引发孩子兴趣入手,多图多角度,所以并不枯燥乏味。

这样一定位,觉得真是一本不错的书。

怎么来形容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呢?我觉得有四个字:“大道至简”。

中国有句话叫做“大道至简”,是说最简洁的往往最清楚明了、直击人心。因为工作性质,我一直和文字打交道,私心里很赞同这四个字。洋洋洒洒很多字写文章并不难,难得是用精炼的文字将复杂的事情说清楚。从这个角度,作者get到了真髓。

书页最上端标明了时间年表,简单的一大页凸显时代英雄,叙述当时的大事记,同时跨国家讲述同一时期的故事。于是,我们知道了,纸产生的时间同时也产生了酒桶……可以说是耳目一新又简洁明了。

如果说大道至简是整体感觉,那么“注重细节”则很好的诠释了作为历史读物的这本书的独具匠心。

比如,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无脸人像。虽然无脸,但却能猜到书中人物到底是谁。一开始我觉得不解,但仔细想来,这个有设计感的“小动作”真的让人拍案叫绝!

我们学过辩证法,知道“历史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没有甘地也会有苦地。历史既是“人的历史”也是“历史的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个体的人既重要又不重要。也许正因为如此,编辑选择了给这些人“无脸”。

“无脸”不意味着不重要,通过服饰、手势可以猜出这些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比如一身戎装的拿破仑,可以让我们窥见他曾经纵横疆场的飒爽英姿;比如在话筒前发表演说的黑人马丁路德金,我们可以回想起他那篇震撼人心的讲说稿《我有一个梦》;再比如列宁那招牌手势,感染力一览无余……

如果说“无脸人像”是“小动作”,那么注重多学科融合则体现了编辑们的“大野心”。

细细翻这本书,觉得虽然简明,但涵盖的内容还真是杂,用包罗万象形容也不为过。艺术领域有《蒙娜丽莎的微笑》,音乐领域谈到了莫扎特,影视领域提到了《星球大战》……全面而有趣,对吧?

最后,来分享些打开这本历史书的几种姿势:

姿势一: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时间轴”,用横线表示时间的延续,在时间轴上标注大事记、历史人物。教授孩子如何做笔记(思维导图)

姿势二:利用“无脸人像”,不妨和有一定历史基础的孩子玩玩“猜猜看是谁”的小游戏,然后给孩子讲讲关于所猜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故事。

姿势三:和孩子比赛看谁记得快的游戏,随意翻到一页,记记时间和大事。不过,玩这个游戏不要太功利,随性一些,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

真棒的一本书,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图解历史,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cb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