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

1.1 暗时间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大脑想象成一个主机,里面会有CPU处于不同的运算状态。当我们把CPU运转到极限时,相当于在吃饭,走路,洗手,换衣服等时间里都在脑子里运行这个问题,那这时效率是最高的。而一个人的实际时间并不等于度过的时间,还应该把它乘上你的效率——我们常说有人的能在成就很大,其实就是它在这个领域上投入的时间远远大于你同样的投入
1.1.1 保留大段专注时间
充分利用暗时间有几种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减少打断。
可能你也有体会,当你从一件任务切换到另一件任务的时候,你并不能像计算机一样马上全频运作,或多或少的会有一段时间浸入状态。而当你思考某件事一整个下午时,你会发现你脑袋里有各种相关的知识都浮出来了——这是大脑相关的神经元被充分激活了,而这时侯你的效率是最高的水平。
1.1.2 迅速恢复
而如果你无法保持不被打断的state的话,那还有一个方法是快速恢复专注。这可以通过锻炼而变得越来越好:你可以设定一个程序,当你回到一个工作时重复这个程序而得到快速恢复专注的精神状态。
1.1.3 抗干扰
例如你可以带一本书在坐车地铁的时候看,站着坐着都可以,久而久之我相信你的抗干扰能力就越来越强了。
1.2 设计你的进度条

1.2.1 兴趣与毅力关系
很多人都说成就一件事的来源来自于兴趣,而我更想说这来自于毅力。兴趣每个人都有,而只有你持之以恒的做下去的时候才会成为一种燃烧的火焰,而不是渐渐熄灭。
$关于你面对名人时的表现:
有些时候当你在学校听完演讲后,不是很有勇气上去拦住名人问普通问题,我们都会给自己找很多的理由和借口,最常见的应该是两个原因:1.如果被批评了自尊心会受到打击;2.你会说问了对你的效果并没有那么大。那我就来反驳一下:1.就算被批评了对你的影响有那么大吗?2.你认为不是那么特别的信息不代表真的不重要。
1.3 如何有效记忆与学习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我体会最深,也无他,就两:联想式记忆与亲手尝试,当然这在这本书里算是比较低级的了,它还说了其他几种方法:
1.3.1 讲给别人听
也就是交流,当你觉得自己不一定巩固了某一方面的知识点时候,就找个好友,跟他好好聊聊这个问题,相信我这可以让你们两方面都收获良多,都接触了新知识和吸收了原有的。
1.3.2 书写,
很多时候,写下博客来是个很好的手段。这和上面一样可以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但这里重点讲了一个方法“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按照一个主题系统地'串'起来大大丰富知识之间的关联”。这对于我写文章时常常无话可写十分有帮助。
1.3.3 "虚拟经历"
设身处地的"虚拟经历"某一段知识,我们的记忆机制或许是有偏好的,更倾向于记住自己创造出来的经历一样。你代入了别人的语境再记忆效果确实很好
来自于刘未鹏的书《暗时间》,会持续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