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昆德拉所说的 kitsch

昆德拉所说的 kitsch

作者: 人间的黄昏 | 来源:发表于2022-07-02 17:20 被阅读0次

媚俗(kitsch)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一大关键词,有人认为这个中文翻译不妥,应该翻译成「自媚」或者「媚雅」,要么就干脆音译为「刻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kitsch 这个词的丰富意涵。

kitsch 最早用于艺术批评,指那些迎合中产阶级品味的大规模复制的艺术品。昆德拉扩展了这个范围,将其与整个人类的境遇关联起来。

我们来看昆德拉的说法:

对生命的绝对认同,把粪便被否定、每个人都视粪便为不存在的世界称为美学的理想,这一美学理想被称之为 kitsch。

kitsch是个德语词,产生于伤感的十九世纪中期,随后传到各种语言中。但是该词的频繁使用已经抹去了它原来的形而上学的价值,也就是说:就其根本而言,媚俗是对粪便的绝对否定;无论是从字面意义还是引申意义讲,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

人离开伊甸园,有了对肮脏之物的羞耻,而这种羞耻就是 kitsch 的根源。相比我们所谓的道德,它具有更高的维度,上升到了形而上学的意义。什么是高贵、什么是美、什么是善,对这一套价值观的认同,便是 kitsch。

到具体的表现,昆德拉举了个例子:

媚俗让人接连产生两滴感动的泪滴,第一滴眼泪说:瞧这草坪上奔跑的孩子们,真美啊!

第二滴眼泪说:看到孩子们在草坪上奔跑,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真美啊!

只有第二滴眼泪才使媚俗成其为媚俗。

可以看到,kitsch 带有一种自我感动,但这种感动又建立在集体观念或情感之上。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极为常见,尤其在各种仪式中。例如小说中提到的五一节游行,大家都沉浸在喜悦的笑容之中。相对的,在葬礼中,大家都得表现出悲伤,甚至在一些地方,大声哭本身成为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这种表现就更明显了,例如某些节日、某些事件造成社交平台上的刷屏,就是一种典型的 kitsch。

当然,kitsch 有程度之分。最简单的是那种知道自己在表演但依然很卖力的人,这种通常比较夸张,而且颇为虚伪。更多的人则确实是真情实感,只不过这种感情并非源于天然,而根植于社会文化环境或某种宣传,沉浸在这种感情中的人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可以说,kitsch 背后的统一性是社会稳固的前提,因此政治家常常会利用这种 kitsch 来宣传某种意识形态,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没有人比政治家更深谙这一点。只要附近有一架照相机,一见到孩子,他们就会跑过去把他抱在怀中,亲他的脸蛋儿。媚俗,就是所有政治家,所有政治运动的美学理想。

因此昆德拉借萨比娜之口同时批判了两种相对立的意识形态,它们都用不容置疑的简单化的真理来感化集体。今天的身份政治也带有一些这种的色彩。而要破解这种浮于表面的 kitsch,就需要社会文化的多元化,需要强调个人主义,需要不停地怀疑。这种多元的张力,在托马斯关于性与爱的思考中也有表现,有机会之后可以再展开。

在一个多种流派并存、多种势力互相抵消、互相制约的社会里,多少还可以摆脱媚俗的专横;个人可以维护自己的个性,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作品。但是在某个政治运动独霸整个权力的地方,人们便一下置身于极权的媚俗之王国。

我说“极权”,那是因为有损于媚俗的一切,必被清除出生活:任何个人主义的表现(因为任何的不协调,就是啐在笑吟吟的、博爱之脸面上的一口痰)、任何怀疑(因为一个人往往从怀疑一个最小的细节开始,最终会怀疑生活本身)、任何嘲讽(因为在媚俗之王国,一切都要严肃对待),甚至是抛弃家庭的母亲,爱男人胜于爱女人的男人,都是有损媚俗的行为,因为这就威胁着那句神圣不可侵犯的口号:“多生多育。”

但,我们真能完全摆脱 kitsch 吗?

在小说中,kitsch 是与重相关的。萨比娜作为整个小说中最轻盈的角色,也是最反 kitsch 的。但在她的内心深处,依然有对温馨家庭的渴望,而她又敏锐捕捉到了自己的这种 kitsch,真情与谎言纠缠在一起,成为萨比娜身上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事实上,几乎没有人能摆脱 kitsch。

在媚俗被当作谎言的情况下,媚俗必定处于非媚俗的境地。媚俗一旦失去其专横的权力,它就像人类的任何一个弱点一样令人心动。因为我们中没有一个是超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媚俗。不管我们心中对它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

超越意识形态之争,人类还有一套普世价值,遵循这一套价值,可以看作是最高层次的 kitsch,也就是昆德拉所谓的「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如果没有这种 kitsch,人类社会也就不复存在,因此昆德拉说这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kitsch 也是人类历史的根基,因此,「在被遗忘以前,我们会变为媚俗。媚俗,是存在与遗忘之间的中转站。」

相关文章

  • 昆德拉所说的 kitsch

    媚俗(kitsch)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一大关键词,有人认为这个中文翻译不妥,应该翻译成「自媚」或者「媚雅」...

  • 文艺与刻奇

    Kitsch,这个词也许让一开始时昆德拉的中文译者们伤透了脑筋,它被译成「媚俗」,而实际上它的意思可能更接近于「媚...

  • Kitsch

    昨晚无意间接触到「Kitsch」,很是感兴趣,今早一起来就收集了一些信息,供思索。 Kitsch 在国内的译名一般...

  •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知乎上曾经对“刻奇”(Kitsch)一词引发热烈的讨论,百度百科上写刻奇出自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刻奇...

  • 你了解kitsch吗?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一句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 kitsch引起两种前后紧密相连的眼泪。第一种眼泪...

  • 《亲爱的安德烈》06

    第 29 封信 第二颗眼泪 安德烈:在你心目中,什么叫kitsch? 第 30 封信 KITSCH 艺术和kits...

  • 为什么伟大的小说里的主人翁都没有小孩?

    如果你不是一个专业读者——帕慕克所说的“沉思型的读者”和翁贝托●艾科所说的“模范读者”——你就绝对不会像米兰昆德拉...

  • 不要总是羡慕他人和远方

    人们总是羡慕他人的生活,和迷一般的远方,就像米兰昆德拉所说,生活总是在别处。 人啊,就是容易健忘的生物...

  • 我们看得到的Kitsch

    如果学过德语或者看过昆德拉的那部《不能承受之轻》同学可能对“媚俗”或者“刻奇”这个词并不陌生。我最早接触的,大概是...

  • 每到38节,就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是条真汉子

    米兰昆德拉所说:"最糟糕的不在于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与人类已近忘记自由。" 没有一个母亲是自由的,是不累的,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昆德拉所说的 kitsch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sk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