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秋意深||秋分 天下为公求平等

秋意深||秋分 天下为公求平等

作者: 冰清九月 | 来源:发表于2021-09-22 19:57 被阅读0次

        自然节点,万物在此熠熠生辉。

        平等,公正,天下为公。

        秋色平分。

        岁月自然

        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居秋季之中,平分了秋季。

        先贤故事

        天下为公,追求平等

        秋色平分,是自然界的哲思与启迪,而公平与公正,则是文明世界的标志。

        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对人的一种态度,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绝对的公平不存在,而现代社会的进步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的过程,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不区别对待。这是一种了不起的状态,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

        公正法治,人人平等

        三国时期,诸葛亮坚持主张法治,他和法正等5人制定了蜀科(法律)作为执法依据。

        诸葛亮非常重视赏罚分明,提出“严、明、信、平”的执法原则。严,严于执法;明,明于是非;信,赏罚必行;平,赏罚公正。他认为,赏罚不明,众人就会离心离德,就会导致民怨沸腾。

        要做到赏罚分明,执法尺度要统一。这是诸葛亮一生的政治主张之一。他给刘禅上表说:不管是(你)皇宫中还是(我)丞相府中,都应一视同仁。功过赏罚,不应该标准不一。对人不应该用个人的感情下判断,从而使朝廷内外法治尺度不能统一。

        马谡在南征孟获期间,曾献上攻心为上的战略;李严北伐时管理后方事务,也屡屡立功。但在北伐期间,马谡在街亭战术失误,导致蜀军大败,退回汉中;李严因为督报不力恐诸葛亮治罪,就哄骗诸葛亮,最终导致蜀军退兵。

        马谡和李严,同样是诸葛亮的得力助手,但是在奖惩功过面前,都受到了惩处,实现了真正的“世法平等”。

       

        文化溯源

        秋祭月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我国各地至今有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筑的。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

      (来源:二十四节气中的家国情怀)

                          2021、9、23

相关文章

  • 秋意深||秋分 天下为公求平等

    自然节点,万物在此熠熠生辉。 平等,公正,天下为公。 秋色平分。 岁月自然 ...

  • 秋分读首诗

    下了一天的雨,现在还没有停,气温立刻降低,果然步步秋深。今天秋分,一场秋雨,让秋意更浓了。 据说秋分日应洒扫户庭,...

  • 秋分

    昼夜衣短忽微冷, 惊雷已藏秋意深。 不知何时蝉声静。 虫盈细语闹秋分。 /行吟游人·越溪

  • 露从今夜白~秋分

    南方气温开始转凉,北方已然略带微寒。秋分时节,不由又想起故乡来。 此时的故乡,秋意愈深。村外的庄稼早已...

  • 秋风独占秋意 秋分平分秋色

    今日秋分 秋风独占秋意 秋分平分秋色 秋分和春分一样,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 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日夜时间均等...

  • 秋分

    一秋即将平均分, 犹如两个有情人; 秋分两半秋意深, 情人分开情最真; 来年秋天还光临, 只是不见有情人!

  • 平分秋色

    今日秋分,我愿与你平分秋色,静赏秋意

  • 秋分吟

    此日秋分白云涌,暑消热散秋意浓。...

  • 观叶荫舍门有感

    翠遮绿掩几重门,花径松庭入舍深。 躲你黄尘求静处,管他白露向秋分。 拍于温哥华

  • 2017-09-24

    七言: 秋分: 夏去秋来秋夜长, 秋分昼夜一样长。 秋天秋意秋色美, 秋景秋韵秋收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意深||秋分 天下为公求平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ug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