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乳白的狗在这儿做啥?从何而来,要到哪儿去?
四蹄踏出轻微的声音,从我面前经过,低头在草丛中嗅嗅,又昂头阔步,迈着轻缓步子离去。
倘若,把它的身体放大若干倍,倒象一只长着狗头的马。

那丛间沟壑跳跃的麻雀,放大之后,还有点像猫头鹰。只不过,猫头鹰更沉稳。它站在树木的枝桠上,稳稳的巡视着四周,待发现猎物,就不肯轻易放出视线。在它的脑海里正进行着一场快速的运算,时间、距离、力度,待精确的计算结果出来,它便如蓄足了劲的箭,飞一般离弦而去,直击猎物。
有了精准的计算还不够,在到达目标前,还要尽可能地轻、快。在猎物有所反应前,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在这样反复的“实战”中,动物们既要防天敌,又要捕获食物生存。时刻警惕戒备!
自然界的生存,依靠的是硬本领!

那些欢乐跳跃觅食的鸟儿,根本不知不远处的树枝上,正有一双贪婪的眼睛注视着它。也许,就在下一刻,它将成为天敌的美味,经过肠胃运动回归自然。
胃,是精密的分拣机,把能量吸收,把杂质排出。用于生存的能量不断被消耗,因此,也需不断补充能量。
补充能量的方式,由野蛮的掠夺,破坏性的,逐步被意识到,向和谐共赢过渡。

《狼图腾》的画面浮现:
一群黄羊在清澈的河水旁,嫩嫩的草地上吃草。渴了就喝几口河水,累了就躺草地上伸个懒腰,息够了就再啃几口青草。就这样一幅唯美的画面却危机四伏。
在远处的山岗上,十几只狼匍匐在草地上,把胸口压的很低,尽量贴着草地,憋着呼吸,双眼注视着黄羊群,时不时互相看看,用眼神交流着信息。它们在等待头狼发出作战命令。
时间过去很久了,狼的肚皮早己饿瘪了。但它们依旧一动不动。它们在等待最佳战机。用一次冲锋围剿最多战利品!
在更远处的草丛里,匍匐着一老一少两个猎人。这次,他们不参战,只是作为这场战役的观摩者。所以,猎枪只是用来防身。他们拿着一只破败不堪的望远镜注视着狼群和羊群的一举一动。观看、揣摩、分析着狼群的作战意图、策略和规划。从中学习着战略战术,战斗精神和智慧。

草原生活,养成了游牧民族坚韧善战的性格和充满智慧的头脑,筑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同时,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道理。不可向自然过度索取,破坏生态平衡,犹如杀鸡取卵般不可取。
自然孕育了生命,是万物的母体,它流淌的乳汁哺育着它承载的所有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