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今天开始跟我一起走进《可复制的领导力》这本书,学习一堂领导力的课程;
今天阅读003-027页,第一章:80%的管理者能达到80分
过去企业管理员工,靠的是严格约束;现在企业管理员工,靠的是相互吸引。一个有野心的管理者,需要将每名员工变成团队的战略合作者;
01
人人都能学会领导力
领导力是一个大众话题,学者有学者的定义和内涵,管理者有管理者的理解,普通大众也有普通大众自己的感受;
于是,我们不论是透过去上大课,还是视频讲座及阅读书籍,总想学会领导力,但是发现学会来的可能都是一堆的知识点,心里却知道并没有学会领导力;
在书中,作者明确说明,领导力是能够通过在课堂学习到的,重点是在于你要掌握一些工具,并且学习如何很好的运用它们,你才能掌握领导力;
领导力是能够透过刻意训练得到,不是靠悟性,不是我们常常说的要找到有眼力见的人,这样的人不是一下就能找到的;
透过中西方的的案例说明了不同的育人观,在中国说到育人有名的那当仁不让的是孔子,孔子建立了学校,也提出因人施教,虽然如此,也只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因为是靠聪明人的“悟”,有悟性的就是人中之龙,能成就自己,也成就别人;
而西方的管理理念是有逻辑性的,就像西方把每件事情都分步骤解决是一样的,例如:西方质量管理领域著名的“六西格玛”,主要流程是四步:
第一步,发现问题。
第二步,分析问题。
第三步,解决问题。
第四步,反馈。
西方管理相对于中国式的“悟道”,有三方面的不同:
1. 具体性和标准性
西方人讨论的事物或者给出答案十分具体且标准化,所以具有讨论是非的基础;中国式悟道讨论的是抽象,宏观,大而化之的问题,很难具体和标准化。
2. 思维方式
西方人善用分析思维(逻辑思维),好处是后人可以在前任的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或者质疑前人的观点,从而推进一个体系的整体进步。中国式悟道长于综合思维。往往关注的是宏观问题,一旦大贤大哲雄踞于此,后人就只有高山仰止的分了。
3. 受众群体
普通人可以在西方的逻辑思维体系里稳步前进,但很难在综合思维里“悟道得道”。
02
领导力是可以标准化的
什么是领导力?在日常工作中,领导力是这样体现的,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就是跟员工要开个会,会议当中表扬一下近期工作努力的员工;为了达成业绩,鼓舞一下士气;出差时,给下面的员工进行授权,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可以直接做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管理者最熟悉的日常工作场景;
管理者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是没有标准的,也没有规定,基本上都是临场发挥,随心所欲;但是在西方企业当中,对于这些工作场景,都有一整套的规则,管理者只要套用就可以了,当出现了问题,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例如,我们在企业管理中最常见的“执行力”这个问题,许多的培训课程都是讲这个的;执行力不是员工的能力,而是管理者让员工在执行工作当中的一些工作方式;
在如何向下属布置任务,书中列举了日本大公司规定,管理者给员工部署任务时,至少要说五遍:
第一遍,将任务说明清楚
第二遍,要求员工复述任务;
第三遍,跟员工确定此次任务的目的
第四遍,探讨执行任务过程中问题处理的方式
第五遍,要求员工对任务提出个人见解
透过五遍的反复说明,让员工在执行任务时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处理都有了解决预案,再去做执行,达到管理者想要的结果偏差应该几率比较小;这个可以拿个俗语来说明“磨刀不误砍柴工”。
跟这个正好相反的是中国的管理者,他们想要最好的执行力,于是,布置完任务就要马上执行,布置任务时常挂在嘴边的是“看着办,我相信你”“不要让我说第二遍”,等任务回来后常说的“这是我让你这样做的吗?”“怎么什么事都需要我来定?那我雇你做什么”。
更有一些管理者,要求员工有“眼力劲儿”,就是眼色,一个任务能够透过一个表情传达清楚吗?这种默契程度得配合多长时间才能形成。
所以,与其培养员工的眼力,不如在布置任务时,用心做好这5遍,员工的执行力自然提升。
03
提升领导力的四重修炼
一个普通员工如何才能具备领导力呢?提升领导力,肯定还是要循序渐进、次第修炼,领导力的提升成长至少需要四重修炼:
(1)建立信任
当我们还是一个普通员工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质保量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赢得领导的信任;工作中与同事友好相处,赢得同事的信任;在给客户服务时,赢得客户的信任;
工作当中形成良好的个人工作环境,你才能获得升迁的机会,只有脚踏实地地把本职工作做得足够出色,就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2)建立团队
成为一名管理者后,要清楚我们是透过部属来完成工作的,要为员工能力提升创造一切便利,而不是越俎代庖,事事参与;
管理者要学会放手,让团队自我进化,让成员自己成长,哪怕开始时出现一些损失、错误,也要容忍。
(3)建立体系
为什么有的管理者只有不在,团队工作就会乱成一团麻,分分钟不能关机;而有的管理者可以自由出差、出国进修,甚至于呼朋唤友,这就是管理者必须成长的阶段-建立体系;
体系就像一个精准运行的机器,一旦建立起来,就会自然运转下去,不会因为个别因素而停止。
1)制定标准
运转机制就是建立管理系统,将团队的日常工作标准化,一切按标准走,把所有细节的标准都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就不怕工作会偏离方向;
2)引进技术
标准的研制相对简单,执行起来却会困难重重,主要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人是主观的,执行标准就会夹带私心,出现偏差,为了避免偏差,我们就要采用机器控制和新技术,来避免人自身的局限性,由技控代替人控无疑是大势所趋。
(4) 建立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信念等精神因素的结合。建立企业文化,是在精神上将企业员工凝聚在一起,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最高级的状态;一旦建立,对于企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可复制的领导力》,就分享到这里,下一篇会跟大家分享【明确角色定位,避免亲力亲为】,告诉大家如果通过部属来完成任务;
下一篇内容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