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束缚一个人的,是什么?
是身上的绳子?还是心上的枷锁?估计你早有定论。
身外一切皆有解,心中有病药难医。这心中有病,其实就是思维被束缚的一种表现。
人们经常说: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你当他们身上真的有包袱么,说的就是思维的包袱,是一切无形的压力。
退一步,海阔天空,指导这退一步的,依然是思维,只不过把束缚的墙拆了。
思维,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看不到,摸不着,却实实在在能感受到它。
有一句经典的话:我思,故我在。
我却觉得,我思,故我不同。
人人都长了一个大脑,结构一样,思维不同,运行没有一个是相同的。
有的人思维受限,有的人脑洞大开;有的人把自己活活憋屈死了,有的人潇洒得挥挥衣袖不带走云彩;有人身在红尘,心却无埃无垢无一物,有人身在山庙,心在繁华世俗如鱼儿游。
区别就是思维,端看你怎么想,还有思维的墙多不多。
(二)
我身边有一位高三的学霸,参加省数学竞赛。有一道题,看起来不会做,把图画了下来,仔细研究,忽然发现,这不是个三相电学的图吗?于是按照物理的解法,做出了答案。之后与答案对比,过程不一样,结果相同。
因为是数学竞赛,孩子纠结会不会给分。我这局外人,却觉得用物理的思维解出数学题,这孩子的思维已经拆除了学科的墙,融汇贯通,也不外乎如此了。
(三)
在书画领域,很多人临帖之后出不了帖,不敢越雷池半步,创作不了精品,鲜少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是用帖子的墙束缚了思维,绝大多数书法爱好者在墙里固步自封着。
也有的人大胆尝试,抛开一切束缚,信马由缰,往往写出来的作品,犹如人之裸奔,缺少了那一点点的规矩。
江湖书法是一脉,很多大师级书法家是另一脉。
江湖书家就不谈了,是基础不牢瞎涂乱写。书法大师们想要打破思维的墙,对创作的作品做各种尝试,已然超越美学欣赏之范畴,类似于江湖书法的效果,社会和民众难以辨识,往往把这二者认为是同一脉。
传统如书画,继承的基础上发扬,找到自己的个性,估计才是墙里墙外的最高境界了吧。
(四)
东西方人之间的差别,是意识的差别,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不同,各自有各自束缚的墙。
世界融合就犹如数学上的交集图,交集越大,融合度就越高,但终究还是有各自的底线,那就是各自意识的墙,没有了这墙,也就没有了自己。这墙,得谨慎地拆,更不能全拆。
(五)
经常听到言论说:我们与先进的技术水平还差**年,这种技术上的差别,终究还是体现在思维的差别上。
不想受制于人,就要解放思想,师夷之技。这墙得拆,尽快地拆,彻底地拆。
(六)
国家主权寸步不让。
这是思维的“防火墙”,坚决不能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