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更打卡# Day3 直面恐惧
《应对焦虑》一书里面提到一个应对焦虑的方法,叫做暴露疗法。
什么叫暴露疗法呢?就是让你置身在你所恐惧的、焦虑的情形之中,然后去感受这种恐惧和焦虑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可怕。
比如怕黑,就去漆黑的环境中待上一段时间,怕坐飞机,就坐一次短途飞机旅行。总之就是怕什么,干什么。
听到这个暴露疗法之后,我忍不住想到了曾经的我自己,怎样一点点克服恐惧的。
高中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恐高,站在高处就心慌,时间长了会腿软。
后来发现宿舍楼的侧面,是铁板焊接的镂空楼梯间。从一层到流程。
于是我每天中午都到那里走上一遍。
一开始,我只敢走到二层,铁板的楼梯一脚踏上去,感觉整个楼梯都颤颤巍巍的,站在高层能透过镂空的铁板看见地面。我记得走到二楼的时候,扶着扶手的手掌心已经湿热了。
坚持了几天,走到三层,然后走到六层。
后来每天到从一层走到六层走一遍。
渐渐的不那么恐高了。
记得刚来北京的时候,在国家图书馆大厅的步行梯上,踩在钢化玻璃的台阶,虽然心慌,但也稳稳的走了上去。
在大学毕业之前,我都不敢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打出租车。总觉得会被坏人带走。
大四那年,一个人去温州实习,到了地方,才知道原定来接人的车过不来了。于是只能自己打车过去。
第一次,在完全陌生的城市叫了一辆出租车,一路上都在没话找话,最终到达目的地之后,我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从那之后,再也不对打出租车这件事感到恐惧。
在2018年之前,我一直不敢一个人走夜路。加班晚了,一定会打车回家。如果从地铁出来晚了,发现路上没有人,能一口气狂奔到家里,仿佛后面魔鬼在追赶一样。
2018年春节回北京,车凌晨三点钟到北京南站,大巴停靠站距离我的住处有两站公交站那么远。
那一路,只有偶尔的几辆车,几个骑着摩拜的人,整个城市都被街边红色的路灯笼罩着,新年的气息非常浓厚,我等了半天没拦到一辆车,于是决定走回去。
拖着箱子,在凌晨三点钟的北京大街上,我走了半小时才走到家。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路过果多美,看见果多美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卸货、摆水果的时候,我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等到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我还忍不住微笑。
原来,黑夜并没有那么可怕。
其实很多的恐惧,都只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
外界固然有危险,但实际上,远没有我们内心所想像的那么可怕。
直面恐惧,才知道恐惧并不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