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日更很是煎熬,因为是写打卡文和写作训练营的作业,所以话题都是指定的,而我积累的素材有限,很多次都很焦躁,不得不去网络上临时搜集资料和素材。听起来好像只是素材积累的问题让我煎熬,可细想一下困扰我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今天我就来系统地梳理一下自己的问题,并思考下一步的对策,希望也能让每个跟我一样煎熬着的人有一些启发。
01:积累素材的速度赶不上使用的速度。
显然第一点我还是要分析一下素材积累的问题。现在我还在写命题作文阶段,每天有固定的话题去写。每当我没有合适的素材去写的时候,我内心会想如果不按命题,而是按照我现有的素材自主去写就好了。
可转念一想,那样我真的能坚持日更吗?如果哪天我没有积累素材,日更岂不是又要停滞?
当我没有确定我已经把写作当成跟吃饭睡觉一样简单时,我想我还是得强迫自己去写。
对策:
还是先按照计划去写,先完成命题作文,等到闯关完成后再自主命题。因为我已经意识到素材的重要性,所以积累每天都在继续,我也已经建立了一个自己的素材库,并不断地向内填充。
虽然很多时候需要临时上网搜集素材,可那并没有什么不妥,只要能写出来就是一种能力。
重要的是需要先调整自己的心态,乐观一些,写作和积累素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起码我也走了前面这段路。
02: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得不够快。
虽然我现在的语言表达比刚开始有些进步,我也刻意让自己少犯一些语病、错别字、标点等低级错误,也尽量让语句更简练一些,但仍然会遇到一些词穷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平时爱说话的人,突然哑了,感觉糟糕透了。
对策:
我想我还是需要多阅读经典著作,学习名家的语言表达,我不奢求文笔有多好,只希望表达时不卡壳,能够顺畅地传达内心所想。
除了读名著,我还需要多跟人交流,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我都要去准确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不要总是说“就那样的感觉,你懂的。”这样的话,而是准确描述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
03:自我要求越来越低。
经常听训练营的导师鱼哥说:很多学员都在短期内输出了大量文字。好比女王大大就能在一个月内输出十万多字,而我却经过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达到她一个月的量。
刚开始的时候,我会每天强迫自己多写几篇文,可几天后我就坚持不下去了,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日更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
我经常愧疚,觉得自己没有别人的毅力和拼劲,我对自我的要求越来越低了。甚者在写作煎熬的时候逃避写作,不是去看书,也不是去搜集素材,而是去逛淘宝,因为这是我前两年最喜欢干的事。在写作前两个月我基本不网购、不看娱乐节目,而最近我却经常破戒。我感觉自己又回归到不上进的状态中了。
对策:
我是得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了,我先要给自己制定一期短期目标。比如每日更文不能只达千字,一周或两周内,字数必须增加,而且不能让内容和语句累赘。
另外,我得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就像鱼哥说的一样:好好玩,才能写出好文。如果我一边娱乐,一边愧疚,只会让心态更崩,生活也会受到影响,更别说写作了。
我决定以后允许自己娱乐,但会放松心态,而且限制好时间。也会在娱乐中,多留意是否有可用的素材出现。
04:没有刻意研究爆文,不知道自己的水平。
大部分写作牛人都说过,写作初期需要去多研究爆文,学习ta们的优点,并比对自己的文章跟爆文的差距。
而我却很抗拒去做这件事,总觉得那样很累,所以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怎么样。我也很少去寻求反馈,顶多就是找几个要好的朋友帮我挑挑刺,基本还是处于一种闭门造车的状态。
对策:
首先,把研究爆文当成一种乐趣,既然都说这是一种比较快的成长方式,就应该去尝试学习。其次,不要羞于展露自己的文章,多寻求读者反馈,多向牛人请教,帮助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和努力方向。
05:思考不升级,认知太浅,格局也没打开。
我写作的初衷就是锻炼思考能力,如今我的认知还是很浅,思考问题不够深入,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什么价值。我的格局依然很小,还是摆脱不了自我设限。
我试着回头去阅读我的文章,发现自己都看不下去,很多观点不是没新意就是很幼稚,很少有亮眼的内容。
对策:
既然认知很浅,还是得去多读书,多接触牛人,多学习ta们的优点,拓展自己的视野。
多关注热点话题,多思考背后隐藏的问题,挖掘出一些新的东西,增加文章的新意和价值。
除以上两点之外,我还需要勇敢起来,给自己增加挑战,拓展自己的胸襟和气度,像伟人学习。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开自己的格局。

每一个写作人都有枯竭焦虑的时候,表面看似风光,背后却饱受煎熬。《陆犯焉识》的作者严歌苓曾就曾说过:“每写一本书都会有两到三段黑暗期,感觉再也无法完成了。”
静下心来,好好放松,再做调整。给自己点信心,绝不放弃,才能平稳度过这些看似煎熬的时光。回头再看,你定会感激当初没有轻言放弃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