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到福州路百新书局,和十四位小伙伴一起线下“拆书”,欢快的一个上午,相比在家里看剧打发时间的话,那算是收获颇丰的。

拆书家哆啦分享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经典之书,让我重温了当年跟着崔恒老师培训的情境,自动自发,由内而外,厘清自己的关注圈和影响圈。
相爱的人,关注于“人生若只初相见”,而不能由内而外地去主动给予、主动去爱,注定了“悲画扇”的结局,“初相见时的美好”是不能重来的关注圈,而“主动经营爱”才是自己当下能掌控的影响圈;
“如果今天不下雨,我就去运动了”。你关注于天气,风神雨神定不会让你一凡人作了主,你唯一能做的是改变运方式,即便是在家里做几个俯卧撑,也是由内而外的主动,坚持了你的运动。
很喜欢这两个例子,适用于大众。聚焦于自己能掌控的事情去做,积极主动,扩大自己影响圈,人生若想变宽敞,不得不成为高效能的修炼者。谢谢哆啦元气美少女抠进字里行间的分享,爱你。

更幸福的事,偶遇了“逻辑三兄弟”,是拆书家Michael的分享内容,忍不住将原文片段摘录:
让我们来聊一聊“逻辑三兄弟”。
很久以前,在某个地方住着被称作“逻辑三兄弟”的三个感情很好的兄弟。这三兄弟一旦开口说话就非常具有逻辑性。这是因为,他们三人各自都拥有一个自己的说话“模式”。
①1个信息
②2W1H
③3个法则
大哥一郎说话的时候总是围绕着“1个信息”。
比如说,有人问他《香蕉减肥法》这本书的读后感,他就会用一句话告诉你:“这本书要传递的信息,说白了就是吃香蕉能减肥。“
二哥二郎说话时总是采用“2W1H”的方式。
所谓“2W1H”就是”What?(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办?)“这三个内容。
如果你问二郎《香蕉减肥法》这本书的读后感,他会告诉你:“这本书写了什么(What?)内容呢?它主要是写了吃香蕉减肥的这个减肥方法。那么为什么(Why?)吃了香蕉能减肥呢?理由就是……那么具体来说,该怎么做(How?)才好呢……”
二郎说话时就是采用这样采用“2W1H”的方式。
三弟三郎则一直使用着“3个法则”的方式说话。
如果你问他对《香蕉减肥法》这本书的读后感,他会告诉你:“这本书有3个要点。“或者他会说:”这本书跟其他的减肥术有3点不同之处。“等等。总之,回答什么他都会使用”3“分法来回答。
使用了这3种方法,任何人都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A1分享环节,身边的珊珊,讲了她的工作经历:她们公司是做进出口贸易的,老板每天会有15分钟的Standup Meeting,上周是关于运输途中货物破损的问题,老板先讲了什么事,原因是什么,最后是HOW如何解决,跟原文片段“2W1H“很匹配。真实的案例,总让人身同感受,而我却感受到了另一层:珊珊对公司会议高效的认可、对上司沟通方法的崇拜与敬重。
珊珊的案例让我开了小差,联想着当下很多企业的会议组织者是怎样说话的?议而有决吗,简而有效吗,有落地的HOW吗?
很想举个反面的例子,不过刚学过扩大自己的影响圈,从积极主动方面去思考,要先从自己的沟通方式开始,和“逻辑三兄弟”做好朋友,扩大自己的影响圈,自己受益,也能影响到身边人,这样很友爱。

如果时间幸福指数以5星为满的话,初冬深秋的上海,裹着金黄与褐红绞织的阳光,坐窝于百新书局的书堆之内,自我评份4星+,未满的幸福刚刚好。
Ȥ�ʬ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