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月
结构思考力的第四个基本特点是逻辑递进。逻辑递进的核心要义是递进排列,根据逻辑,明确顺序。每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这种逻辑顺序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更容易让人们记忆。
关于顺序,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两个小和尚烟瘾犯了。 一个小和尚问师父:“师父,我念经的时候可以抽烟吗?” 师父说:“休想!” 另一个小和尚也想抽烟,但是他这么问:“师父,我出去抽烟的时候可以念经吗?” 师父一脸和善地说:“当然可以!”
故事里的两个小和尚想做的事情其实是一样的,但因为他们表达的顺序不一样,所以师父的回应完全不一样。所以,对同一件事,如果排列顺序不一样,性质就可能不一样。
历史上流传着一个曾国藩报战况的故事。当时曾国藩带领的部队连续吃了几场败仗,但他不说“屡战屡败”,而说“屡败屡战”,这两个词语传达出来的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这里我们所说的逻辑顺序,除了顺序,更强调的是“逻辑”。
递进排列共有三种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同一个问题或方案可以按照时间、结构和重要性三种顺序进行分类,
一、时间顺序:逐一进行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类,彼此可能存在或不存在因果关系。时间顺序应该是三种顺序中最容易被理解的,在日常工作中用得也是比较多的。例如,日程表、解决问题的六个步骤、达成目标的三个阶段等,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划分的。当想要达成某个结果时,这个结果的达成必然有一系列行动或步骤来支撑,而这些行动或步骤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一些要素。这些要素是对该组行动或步骤的概括,也是该组行动或步骤达成的结果。时间顺序适用于项目进展、阶段汇报。有了这种分类标准,就可以快速构建一个横向结构。
二、结构顺序:化整为零
结构顺序是指将一个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这个整体既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概念,或者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表达顺序有利于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如单位的组织结构图、课程图谱、优秀教师的八种品质等。
三、重要性顺序:水平比较
重要性顺序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和内容,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分类。例如,我们提出开展某一工作的三个方案,这三个方案具有相同的特性,但重要程度不同,所以在表达时会依据这些方案的重要程度加以排序,先说最重要的方案,以此类推。如在召开大型会议时候,按职务排序就属于重要性顺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