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大流还是特立独行?

作者: 5534188846e1 | 来源:发表于2018-01-25 14:14 被阅读30次

人是社会的动物,孩子们,你们可能有个疑问:人应该和大家站在一起,还是应该一个人孤独地站在高处?

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无疑应该和群体在一起,因为这样才最安全。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能进化到成为地球的主人,靠的就是这个能力——协作的力量。

智人成为地球主人的故事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作品《人类简史》里提到,200万年以前的地球上,除了我们的先祖“智人”之外,起码还存在五种我们的堂表亲,他们是高大威猛的尼安德特人,居住在群岛上的小矮子佛洛里斯族人,居住在洞穴里的丹尼索瓦人,居住在湖泊边的鲁道夫人和忙于工作的匠人。

就是是什么力量,让智人而不是其他几类人成为地球的主宰呢?

首先是火的发现。大约80万年前,一少部分智人就偶尔使用火了,30万年左右火就在人群里普及了,就像现在大家普及了智能手机一样。这时候,一般食肉动物已经无法与人类抗衡。但尼安德特人一样也掌握了这些工具和火的应用。我们要问,为什么高大威猛的尼安德特人却输给了智人,并且被智人完全毁灭?

有一点很关键,火的应用,除了让我们智人变得强大,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就是节省了进食的时间。例如,黑猩猩要咀嚼生肉,每天得花上五个小时,但人类吃的是熟食,每天花上一小时就够。难得的四个小时啊!别以为智人会利用这几个小时进行学习和创造,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恰恰相反,吃饱了肚皮的智人中的一部分人却在荒废这几个小时,他们在一起出吹牛皮、撒谎和编一些不着边际的故事!

智人们会编造这样的故事:某天某棵无花果树里冒出了一个神灵,对这个看到的人说:我会保佑你获得大量的果实,或者我会保佑你整个族群的兴盛……

而高大威猛的尼安德特人,是如何应用这闲暇的四个小时呢?憨厚的尼安德特人或者用来睡觉,或者为了储备更多的食物而出去采摘和狩猎,因为他们的强大躯体需要更多的食物补充能量。

迪士尼动画片《疯狂原始人》的原型就是尼安德特人

智人创造了不存在的、属于部落的“神”,这个“神”团结了部落的人群,大家在“神”的照顾下,团结一致,做事的效率大大提高。正式因为智人体能的孱弱,才让他们不得不团结。据考证,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不止一次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第一次智人完败,而随后的几千几万年里,岁月对智人的打磨,促成了智人的智慧的成熟,智人把智慧没有过多地应用在武器的完善上,而是更多的应用到创造神,创造了团队协作精神。

特立独行的代价

协作是我们人类进化来的本能,但也让我们在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时候,经常喜欢跟着大家的意见——“从众”,而对那些和大家不太一样的人不够宽容。在历史上,有些名仕为自己的特立独行付出了代价。这里说一个曹魏晚期著名的隐士——嵇康的故事。

嵇康的诗文书法琴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是位多才多艺的全能式学者,又是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这和当时统治者倡导的“以名教治天下,孝道为先”的主张不一致。

嵇康早年,曾当过曹魏政权的中散大夫,本人也娶了曹操的孙女为妻。但后来,随着司马氏夺权野心的日益明显,朝中争斗厉害,不少人纷纷隐居,他也辞官不做,到山阳(河南修武)隐居起来,以打铁为业。

他经常光着身子打铁,有生意上门,钱是不收的,如果带了酒菜,却很高兴地在一起享用,明摆着就是为了和朝廷不合作。另外,他过着隐士的生活:上山采药,下水摸鱼,冬天以长发盖脸,夏天编草为衣裳,“浊酒一杯、弹琴一曲”,三五同好,相互唱和,生活得很艰苦,但是自得其乐。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

名书法家钟繇之子钟会是当时有名的公子,才能出众,积极上进,很得司马昭的赏识,一直也想结交名士嵇康。这天,钟会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众多随从,派头十足、神气活现的来了。嵇康正在院子里大树下挥汗如雨的打铁,对钟会视而不见,旁若无人地只管挥锤锻打。钟会不知是出于对嵇康的尊敬还是觉得自己已经是个人物,进了门也没有任何表示。当时谁也不说第一句话,场面很有趣但也很尴尬。钟会耐着性子等了一个时辰,仍不见嵇康答理,忍不住了,就转身想悄然离去。这时嵇康开口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反应倒也不慢,接口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言罢,头也不回地上马而去。不仅这一问一答成了文坛名句,更使钟会记恨终生。后来在嵇康被捕后他上书司马昭:“嵇康这个人,上不拿皇帝当回事,下也不把王侯放在眼里,平日里只是恃才傲物,留着没用,只能添乱,杀了倒可以教训一下那些不肯与我们合作的人。”

后来,嵇康有一个朋友叫吕安,被被人诬告,说他不孝被官府收捕。嵇康非常愤怒,出面为吕安作证,因而触怒了司马昭。此时,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言,以陷害嵇康。司马昭一怒之下,下令处死嵇康与吕安。

外国也有特立独行的例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他也是“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公元前404年,推崇人类过和狗一样的生活,不需要建造房子,随便哪里都可以睡觉。吃饭那些也不要在意,饿不坏就好了。在日常生活中,他不会选择居住在房子里面,而是找一个木桶类似的东西,他把这个当做是自己的家,过着十分凄惨的生活。

第欧根尼的“犬儒”生活

尽人皆知,特别会打仗的亚历山大大帝曾经拜访过他,问他想要什么恩赐;他却回答说:“只要你别挡住我的太阳光”。你们看看这个人是不是有点不通事理啊?

从众的代价

说了特立独行的不好的地方,那是不是跟随众人的行为就一定好呢?先给你们讲个笑话。

有一个人看见另一个人在抬头看天,于是就跟着抬头。没多久,陆陆续续来了一群人,都跟着抬头看,甚至还比比划划,交头接耳。又过了不久,最早抬头的那个人问大家:“你们都在看什么?”大家说:“是看天上有没有飞碟吗?”这个人苦笑着说:“你们瞎掺和什么呀,我流鼻血了,我在止血呢。”

有个心理学名词叫做:羊群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例如:寓言故事《皇帝的新装》当中,为什么大人们都不敢说出真相?因为他们都有从众心理,害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从众有时候是愚蠢的,如果被人利用,而跟随者不加以分辨、不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往往意味着损失和风险。听过那句话吗?“谎言说了一百遍就成了真理。”有人专门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获益。

长春人向来有种栽君子兰的风俗,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长春市成为君子兰最大的集散地,一些“有人靠君子兰发财了”的传闻弥漫在长春的大街小巷,当地媒体也推波助澜,使原本几元钱一盆的花卉一日一日地扶摇直上,最贵被炒到15万元,而当时一般工人的工资仅三四十元左右。1983年,长春市政府规定卖花要限价、交易要征税,此举是举国第一例为一种花草的买卖专门以政府名义做出规定。但规定没有起到抑制作用,反而催涨了价格。1984年,长春市把君子兰定为“市花”,号召市民养君子兰,至此,疯狂到达顶峰。后因投机过于剧烈,引发社会动荡,长春市政府规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不得用公款购买君子兰,在职职工、党员不得从事君子倒卖活动,使君子兰风戛然而止,花价一落千丈。致使那些养殖君子兰者原以为一盆花价值几万几十万却在一夜之间分文不值,很多养殖投资君子兰者几近破产。是为长春君子兰泡沫事件。

避免从众而受损失的方法

如果避免因从众而受到损失呢?

做事首先考虑一下自己会不会因此受到损失。不要为了讨人喜欢而做出从众决定。

当自己的想法和别人不一致的时候,先冷静思考,不要急于采用别人的建议,要寻找客观信息来辅助判断。

留神催促你的人: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一定为自己留出单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周围有人一直催促你,不给你独处的机会,要警惕他的用心。

寻求亲人和好朋友的帮助。决定要自己做,但是可以听别人的意见,尤其是亲友的意见。

离开封闭的群体。有的群体只允许一种声音,如果你提出异议,就批评你、制止你,这样的地方趁早离开。

对于一片赞扬的声音保持警惕,听不到任何反对的声音并不一定意味着成功,这时候反而需要谨慎。

何时从众,何时特立独行

那么我们究竟是应该从众呢,还是应该特立独行呢?爸爸的建议是,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时候,你最好随大流,否则就不容易被社会接纳。而在处理与智力、思想等相关的问题时,要警惕多数人的想法,正所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虽然建议你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时候随大流,但不是说让你们没有自己坚持的原则。而是说当你和别人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不要轻易就显示出自己的攻击性和侵略性,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意见不一致,可以先不要急着争辩,而是听听别人的意见;如果大家相持不下,有时候就需要各退一步,互相妥协(还记得爸爸曾讲过第三选择吗?)。这些都是自我保护的做法,也是能够与人合作的前提。

乔布斯特别喜欢讲一位磨石头老人的故事。当时他还是个小男孩。这位老人拿出一台岩石抛光机,然后跟乔布斯出去捡了一大堆普通石头回来。混合着液体和磨光粉,盖上抛光机后,打开电源。这时,老人告诉乔布斯“明天再来”。

第二天,老人打开抛光机,乔布斯看到一些“异常漂亮、有光泽的石头。”就像艺术品一样。乔布斯继续说,“这其中也有一个寓意:一个拥有同样热情的团队,团队的每一位精英相互碰撞,相互争论,为自己的观点争得面红耳赤,发出一些吵杂声。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互相打磨抛光,创意和点子也被他们抛光,最终打磨出这些精美的石头。”这就是协作的力量。

另外,随大流不是不分亲疏远近,跟谁都一个样子。要能判断谁是你的朋友,谁对你好,然后你也要如此回报他们,这就是待人分薄厚。如果谁对你不好,你总不能还要讨好他们吧?这就是孔子讲的,以直报怨。

相关文章

  • 随大流还是特立独行?

    人是社会的动物,孩子们,你们可能有个疑问:人应该和大家站在一起,还是应该一个人孤独地站在高处? 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

  • 人应该随大流还是特立独行?

    人应该随大流还是特立独行? 1. 基本原则 * 特立独行的前提条件是正确,正确的特立独行价值才巨大。 * ...

  • 活下来就是硬道理

    识时务随大流和特立独行,这两种风格,哪一种成功几率更大? 识时务随大流和特立独行,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统一的。 随大流...

  • 不要处处特立独行,让自己显得很不一样。

    在我们的认识里,觉得:我们不能随大流,要特立独行。 真的是这样么? 随大流真的就是坏的么?特立独行就真的是好的么?...

  • 特立独行与随大流

    今天生活上发生了一件小事,使我重新思考一下特立独行和随大流。什么都保持特立独行真的好吗,有时候是不是应该随大流?我...

  • 3月1日-跑步│随大流还是特立独行

    不知不觉已经三月,时间过得很快,今天聊一个关于随大流和特立独行的话题。 回忆一下,你跑步这件事情是随大流还是特立独...

  • 特立独行和随大流

    D45 有一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还有一句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么微妙。难怪有一句话...

  • 随大流和特立独行

    什么时候该随大流,什么时候该特立独行? 我认为,当事情比较确定时,该随大流。比如随着人流走出火车站。火车站的出口是...

  • 读“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思考

    “识时务随大流”与“独立特行” 识时务随大流和特立独行这是不冲突的可以并存的,如果单独说那个风格绝对好或绝对坏...

  • 孤独是一种蛮荒的力量

    最近内心深处有两股力量。一股力量说,要有个性、要夸张、要随大流、要特立独行,所以不管文章标题还是内容,要么八卦要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大流还是特立独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dv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