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有失败,先生,进步从哪儿来?
——读《少年华盛顿·布莱克云船漂流记》
文/苇眉儿

历险探险、漂流漂泊题材类的作品,很多人都喜欢阅读,可能因为内心有个永远也长不大、不服输孩子的存在吧。在读过《洋葱头历险记》《海蒂:木偶百年历险记》《瑞士鲁滨孙漂流记》《和导盲猩猩一起历险》《蝴蝶·天堂·探险记》之后,我又一次迷上了《少年华盛顿·布莱克云船漂流记》。
与之前阅读同类作品不同的是,《少年华盛顿·布莱克云船漂流记》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和重新思考了以下几个词:友谊与背叛,残忍与悲悯,危险与阴谋,归属与排挤,奇迹与恐怖,冒险与探险,旅行与成长。

先让我们来看一则悬赏海报吧:
悬赏一千英镑,捉拿乔治·华盛顿·布莱克,此人是一名黑种少年,个头矮小,面部有烧伤,他是一名终身奴隶。他的衣着包括新毡帽、黑色棉外套和马裤、新长筒袜和皮鞋。他有可能与一名白人废奴主义者同行,此人不是他合法的主人,他身材高大,绿眼黑发。本人在此悬赏捉拿这名杀人奴隶,无论死活,擒获者将得到一千英镑赏金。
约翰·弗朗西斯·维德拉
伊拉斯谟·王尔德之代理人
于信念种植园,巴巴多斯,英属西印度群岛

这则悬赏海报中提到的黑种少年华盛顿·布莱克,就是《少年华盛顿·布莱克云船漂流》一书的主角。故事的时间是奴隶制日益衰落的时代,地点是英属殖民地巴巴多斯的一个甘蔗种植园,其他主要人物还有伊拉莫斯·王尔德,其弟弟克里斯托弗·王尔德(也就是文中的蒂奇),其父亲詹姆斯·王尔德,父亲助理彼得·豪斯,男佣盖乌斯,女仆大凯特、小艾米丽,其表哥菲利普,其代理人约翰·弗朗西斯·维拉德,以及华盛顿后来遇到的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女人坦娜·高弗。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一个在锁链中出生的黑人男孩,是如何成长为一个可以拥抱有尊严和有意义生活的男人的呢?一个很关键的词儿就是云船,可以说云船是华盛顿生活中的重大转折点和分水岭。从和蒂奇一起坐上云船的那一刻开始,一场从加勒比海闷热的甘蔗地到冰冻的遥远北极圈的冒险漂流之旅就此开启,华盛顿的人生从此掀开了崭新的篇章:成为一个快乐的自由人。假如你是自由的,就能做一切事情。
从大凯特的身上,华盛顿得到的祝福是:
“孩子,你会有壮阔美好的一生。”
“许多条河流的一生。”
“这是第一条,就在这儿。”
华盛顿对此的理解是:假如说我从大凯特那儿学到了什么智慧的话,那就是活着的时候眼睛永远向前看,去寻找未来的方向,因为已经走过的路你不可能重新走过。
华盛顿对大凯特的感觉是:
“假如我有母亲,她对我来说就像是她。”

而蒂奇对华盛顿说过的日后将永远刻在华盛顿心中的一段话震撼了我,他说:
“我不仅仅是为了你才这么做。我自己也不想待在这个鬼地方了,这根本不是我的人生。”
“当然了,你可以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但选择的时候你要问一问自己什么是公正。你要看清楚这件事的本质,然后问你自己怎么做才正确。”
华盛顿对此的理解和感受是:“我是在锁链和鲜血中长大的,就连别人无意间施舍的一点善意也能感动我。而蒂奇走进了我这样的生活,他用他平静的眼睛看着我,在我身上见到了某些东西,那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是智慧,是我在此之前没有觉察到的天赋。”
当然了,对华盛顿人生起帮助作用的还有坦娜,因为她对华盛顿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想说的是你很强大。你用自己的双脚在世间。你能够养活自己。你看看你。看看你经历了如此的苦难,依然把生活过得有模有样。”

381页的云船漂流记,用《每日新闻报》的话来说,写了一种不太可能的友谊,理解他人苦难的限度,潜藏于心的暴力,以及在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界里的冒险的荣光。
我认为,只有自己去读读,才能跟蒂奇一起历经惊心动魄,才能和华盛顿一起成长。最后剧透一小下下:大凯特原来是华盛顿的母亲。是的,在书的313页揭开的这个谜底。
读完这本书,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若没有失败,先生,进步从哪儿来?”这句话,送给此刻正在阅读我文章的你,也送给写这篇文章的我,让我们在生活的路上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