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春省亲,贾府的大事,也滋长了贾府的气焰。
所以元春回宫后,贾府终于空闲下来,凤姐处理余下的事情,宝玉却闲着无事。
于是,宁国府来请听戏,毕竟正月未过,男子不上学,女子不做针线。
这一回的题目是: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一、宝玉探袭人
宝玉也被请到了宁府看戏,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毕竟宝玉与贾珍等人不同,他们喜欢的东西宝玉甚觉无趣,更何况他们张狂得,整条街都能听见府里的热闹繁华。
找个书房聊慰闲暇吧,偏偏遇上了茗烟“偷嘴”,居然是宁府里的丫头,连人家生辰这些都不曾晓得,便急急的下手了,如果名字不是特别,我想茗烟也是记不住吧?卍儿,就是这个丫头。
主仆二人想着无处可去,宝玉记着袭人回家去了,大约是记着自己给她留的酥酪吧,便提议去袭人家看看。
主子去奴才家,在尊卑森严的那个时代,怕是绝无仅有吧。
袭人一家被唬的不轻,袭人的哥哥花自芳把宝玉当上大人看,袭人母亲也热情,偏袭人觉着自家别委屈了宝玉,做什么都依着在贾府的一切,当然,也有不依的时候,那就是把宝玉的玉取下来让自己家的亲戚们瞧上一瞧。贾府把宝玉的玉看得重要是众所周知的。
后来袭人怕别人看见无端的招来些什么,叫哥哥花自芳雇来一顶小轿,将宝玉送了回去才停歇。

二、袭人说去留
李嬷嬷又来惹事,说是瞧宝玉,无非是想讨点什么,看见桌上的酥酪,不管是不是给袭人留的,就直接吃了。
晚间大家都回了房,袭人也回府了,宝玉原想着把酥酪给袭人吃,却发现没见了,袭人怕又生出之前茜雪被撵之事来,只得说自己不喜酥酪,只要栗子就好。
宝玉忽然想到在袭人家见到的那个穿着红袄的女孩,问了一句,却牵出袭人多句不舒服来,要不就是我们家的人都合该到你们家做奴才?再或者是我们般配不上……
宝玉心下不快,偏偏袭人又说自己一年后,母亲和哥哥也要来赎回去的,不在贾府了。宝玉一听慌了,说自己偏不让她回去,袭人一通理由说得宝玉只得抬出老太太和太太(王夫人),袭人又一通说,让宝玉无言以对,竟觉得没有理由留住袭人了。
其实,宝玉你说一声“你给我作妾”不就对了,说是情种,却偏偏不解风情。因为袭人在家就已经回绝了母亲和哥哥,说是死也死在贾府的,绝不回去,偏偏拿这些话来赌宝玉,而宝玉呢,竟然作了一头牛(对牛弹琴)。
宝玉伤心了生气了,袭人又去哄:你让我留下可以,只是要依我两三件事。
这下宝玉不生气了,一通姐姐亲姐姐的乱叫,还说就是两三百件事也是要答应的,可见想留袭人之心,却又诺言轻许。
看看袭人说的哪三件事呢?一是不可说疯话;二是在人前要做出一个喜欢读书的样子来,好让贾政人前面上有光;三是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吃人家嘴上的胭脂等等。
袭人这个样子,想的是为宝玉好,而做法却俨然以妾自居。

三、宝玉逗黛玉
才吃了饭,黛玉身体不好,宝玉怕她积食,就劝黛玉走走,活动活动。可黛玉慵懒,不想动,宝玉便逗她,和她一起仰在床上说话,给黛玉解闷。
黛玉给宝玉揩脸上的胭脂膏,宝玉不听黛玉的好话,闻到了黛玉身上的香,便问是啥香,黛玉便讥讽他,我可没什么香,你有暖香不。原来宝钗吃的是冷香丸,加上之前莺儿提出的宝玉的玉和宝钗的金锁上的字是一对,黛玉心里不舒服,便拿这个来打趣了。
宝玉也不生气,知道黛玉一向如此,便给黛玉讲一个故事,所谓的扬州黛山上的林子洞,一群耗子去偷东西,一个小耗子去偷香玉,结果变成了一个小姐模样,影射着林黛玉,把黛玉逗得和他打闹了起来,达到了让黛玉动动的目的。
可谓用心良苦。
恰这时,宝钗来了,顺带取笑了宝玉之前连“绿腊”这个故典都不知道的事情。
大约从这一回开始,凡是有宝玉和黛玉一起的时候,宝钗就要频繁出场了。
第十九回大致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