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1

作者: 太微小易twxy | 来源:发表于2019-07-08 09:42 被阅读0次

现在种地不再是担水和推水,不再是一个坑一瓢水的栽种了,而是趁着一场雨后赶紧种下。成了真正的靠天吃饭。

前些日子回家,到家正是晌午,火辣辣的太阳一泻千里,海拔低下的豫北地区早已成了高温天气,把人烤熟,同时也炙烤着公路两旁的玉米,一望无边的庄稼地、没腰高的玉米,此刻正耷拉着脑袋,像是饿急了渴死了的状态,没有精气神,一如人口渴后的有气无力,它们渴望一场雨的到来,渴望让雨把自个淋它个够。我驻足看了片刻,心想:这渴了比饿了还难受呢。

村外所有地里全部种着玉米,这一大片地属于队里的好地,既近又好,所以留守在家的已经花甲古稀之年的庄稼人把远地丢弃,来经营着这仅有的一片近地。靠这来维持生活,饮食习惯少不了稀饭,玉米的收成也明显好过小麦,所以即便是干活不如从前的庄稼人也一样没有丢掉种玉米的习惯。依然会在节气时、在一场雨后播种,希望秋天来个好收成。但此刻缺少雨水,缺少一场瓢泼大雨,小雨是不解决问题的,最多湿湿地皮。关键是小雨也没有。看看这高温天气,何时会有一场雨呢?

庄稼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一年,在玉米秀穗儿时候突降一场大雨,一夜间玉米全部倒下。清晨,当人们急匆匆赶往地里看到一地倒下的玉米时,心疼的说:这可怎么办呢!眼看着就要成了,一场雨变成了这个样子,不知道会不会重新站起。当雨过天晴,玉米又慢慢恢复原样,慢慢挺立在原来的位置,茁壮成长。那年秋天收成还不错。那是雨大成涝。

现在属于干旱,地皮已经有了小裂缝,没有办法。只有等雨。

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雨水也一样无济于事。想想过去人们从阳春三月开始栽种,推水到远地。一人负责到池里提水,一人负责灌水,一车一车的推到地里,一镢头一镢头的刨好坑,一瓢一瓢的舀水,一棵一棵的种下,半天推好几次,直到完全种好。

池里的水也在一截一截的下降,直到舀完最后一滴水,才会重新从机井抽水。水成了生命之水。

尤其对于自古就缺水的林州(过去叫林县)。六十年代因缺水导致饿死人,庄稼颗粒不收,人们是干着急没辙,杨贵总书记带领林县人民修建了红旗渠,后来被称为‘人造天河’。引漳入林,从漳河引水到林县,真正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当水哗哗的涌现在渠里、涌现在人们面前时,林县人民笑了,老百姓有救了,庄稼有救了。于是有了歌曲——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

那一代人吃了不少苦,但在挨饿加缺水的年代里依然不忘造福子孙后代,这种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文章

  • 水––1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对于中国人来说,从古至今都是一种值得思考的东西。几千年来,水一直以来都...

  • 水1

    现在种地不再是担水和推水,不再是一个坑一瓢水的栽种了,而是趁着一场雨后赶紧种下。成了真正的靠天吃饭。 前些日子回家...

  • 水英(1)

    水英长得不漂亮,但很耐看,白皙的脸庞上,一双月牙般的眼睛,天生含着一缕笑意。 初中开学报到的那天,水英一身剪裁合体...

  • 陆水1

    一个强壮的男人正和他们的族长低声商议。不远处几个孩子追逐打闹,时不时从他们身边跑过。每当孩子们要跑过来了,他们就放...

  • (1)瓢水

    驴圈里的圈粪,我们叫“小粪”,厕所里的人粪尿,我们叫“大粪”。70年代,我们用木桶担大粪。我们生产队有四爷爷等3个...

  • 水殇 (1)

    第一章 病 最近,身体亮起了红灯,难受至极。 我最为脆弱的时候大概就是生病,生的病太多了,以至于如今成了专家。...

  • 养水1

    怎样才能养好水呢 下面就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两件事:什么是“好”水以及怎样养出“好”水?为了?避免把养水的过程变成...

  • 水童(1)

    细雨连绵,聚成浓稠的雾气,笼住了半山腰,树林变成暗绿色。六月的杭州,人们早就习惯了这种天气,照样打着伞游湖,江南的...

  • 水更1

    番茄开了一个坑。只有想法,大概的故事脉络,完全没有大纲,没有人物小传,情节设计这些东西,有点慌啊。想要写现代都市爱...

  • 水水的3000点(1)

    撑不住的时候就应该水一篇了,这篇应该就是这样的,话说男人不能说不行,抗不住的时候还是要坚持,想起前几天看的一部电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un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