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难免有些工作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提供材料,经常有些资料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多个部门上报,经常不是这个部门领导不在就是那个部门同事有事不在,总之,很少有按时收齐材料的时候。也因为等着等那,一天下来,明明觉得自己忙活了一天,但却未曾感到有什么成就感。换言之,是活干了但没啥效率,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沟通协调上,我等你你等他,等来等去换来的是时间的流逝,力气也出了一大把但就是没啥效率。
在我的认知里,“等”字和“拖”字,完全是两个概念。如果说“拖”字存在人为的主观原因的话,那“等”字则是种种客观原因造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我也常常在想“等”字究竟有什么意义。一方面,“等”字有助于严谨规范,俗语说人无完人,无论一个人如何能干肯定存在对某些工作不了解的情况,这时候便需要其他同事的配合;普通科员和领导站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高度自然也不同,因此很多时候需要领导来把关来指导工作;同时,上班的每一个人都很忙碌,不可能单纯的给你一个人提供材料,他们也需要时间来协调手中的各项工作寻找一个最佳点,从这个角度来讲,“等”还是有它积极的意义。但另一方面,层层把关、层层汇总,“等”也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大大拉低了工作效率,一件本来半小时就能完成的简简单单的事情,因为等这等那,耗费了大量的无用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