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 • 悼念叶嘉莹先生

作者: 花外踏香泥 | 来源:发表于2024-11-27 08:20 被阅读0次

家财倾尽为传承,摛藻雕章北斗星。

水月深沉掬在手,风花守护系于情。

殷勤牵线津梁架,沈蕴弹弦中外鸣。

忽见燕空天辅暗,弱德谁与比先生。

(中华通韵)

注解:

1. 叶嘉莹:南开大学讲席教授、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1924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一)出生于北京,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后成为加拿大籍华人。叶嘉莹主要从事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出版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著作数十种,曾获得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4中华文化人物,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2. 摛藻(chī zǎo):铺陈辞藻。《文选。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于殿最也。”

3. 雕章:精心修饰文辞。《晋书.乐志上》:“三祖纷纶,咸工篇什,声歌虽有损益,爱翫在乎雕章。”

4. 津梁:渡口上的桥梁。《左传。昭公八年》「今在析木之津」句下唐。比喻接引或引导的事物。作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她门下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她说自己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她捐出自己的积蓄3500多万元,成立了“迦陵基金”,志在全球弘扬中华诗教,把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传播到世界各地。她曾说,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中华诗词的精髓永远传承下去。

5. 沈蕴:深沉蕴藉。元揭傒斯 《进至大圣德颂表》:“盖诗之为道,诵其辞无钩棘丛杂之繁,聆其音有往来疏数之节,玩其义有优柔沉蕴之旨。”。诗中喻典雅婉转的古诗词。

6. 燕:河北省别称。叶嘉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4年11月2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7. 天辅:天辅星。奇门遁甲天盘九星之一,原名文曲星。与东南四宫巽卦相对应。

8. 弱德:王国维曾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而身陷困苦时,诗词又何尝不是一束照亮生命的光。叶嘉莹说,诗词存在于苦难,也承受着苦难,因此是“弱”的。但苦难之中,人还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这是“弱德”。叶嘉莹一生,也践行了自己在词学中创建的弱德之美:虽一世多艰,仍寸心如水。弱而为德,并非软弱,而是在“弱”的姿态中始终保有一份持守的力量。

相关文章

  • 学霸与学渣都应明白的事,哪里有古诗词的一半生命

    文/叶嘉莹 去年9月,叶嘉莹先生出版...

  • 怎样教小孩子背诗?

    | 叶嘉莹答疑系列 原创 2017-09-04 叶嘉莹 给孩子 今天继续叶嘉莹先生答读者问的内容放送(想向叶先生提...

  • 23 夏日里的一瓣心香

    夏日炎热,可读一些书以清心。 这个夏天,重温了叶嘉莹先生的一些讲稿:《叶嘉莹说杜甫诗》《叶嘉莹说中晚唐诗》《叶嘉莹...

  • 苦难的废墟

    近期做了一篇关于叶嘉莹先生的资讯,是同时对叶嘉莹先生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少年丧母,晚年丧女,中...

  • 叶嘉莹:在我离世之前,对这件事要有个交代

    古典诗词伴随了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叶嘉莹先生也为古典诗词投入了自己大部分的生命。已经九十多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依然把...

  • 叶嘉莹先生

    喜欢诗词的人都知道叶嘉莹先生。她三岁开始识字读诗,大学毕业后教书也是以诗词为主;晚年回国,在大学巡讲传播诗词。 回...

  • 掬水月在手

    《掬水月在手》是关于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了解了叶嘉莹先生的生平,再读她的作品,感受又会不同。叶先生幼时丧父,尚未成...

  •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多年来辗转各地讲课时的录音整理。“一般来说,我...

  • 别等先生走了我们才缅怀

    如题。 还有很多先生健在,我们能否去了解?祝福叶嘉莹先生。

  • 致敬,叶嘉莹先生!

    今天中午看电影《掬水月在手》,很是感动。 虽然没有多少人看。但真的是挺喜欢的。 叶嘉莹先生,一生坎坷,却始终不渝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言律诗 • 悼念叶嘉莹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xc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