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老联命题】中国文化是“画”出来的!常言文化者,往往言必称英语“Culture”一词的意思来说明文化就是养殖、培育之意义,颇与农业同出一辙,似乎认为,西方“Culture”的含义就应与中文书写之“文化”意义相同、想通,其实大谬不然!
2018年8月28日壮游林州太行大峡谷,到处是写生绘画的人群!林州唐时名林虑县,太行山脉于县西绵亘一百八十里,总称林虑山,由北向南依次叫黄华、天平、玉泉、洪谷、栖霞等山。山势雄伟壮丽,幽深奇瑰,历代多有隐逸者。
林虑山中的石板岩镇,曾评为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民居建筑就地取材,叠石而成,“石梯、石楼、石板房,石地、石柱、石头墙,石街、石院、石板场,石碾、石磨、石谷洞,石臼、石盆、石水缸,石桌、石凳、石锅台,石庙、石炉、石神像......”都十分入画。
走进这太行大峡谷,只见重岩叠嶂,林泉掩映。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中“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泰山占齐鲁而胜绝者龙岩,一概画之,版图何异?”真是:不识太行真面目,只缘未在林虑山。
一千二百多年前晚唐五代时期,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开山式人物荆浩隐居于河南林县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开创以描绘高山峻岭为特色的北方山水画派,被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由于他放眼于广阔空间的雄伟气势,以大山大水及全景式布局,创立了“开图千里”的新格局。
太行山的雄伟气象,使荆浩认识到“山水之象,气势相生”,他把在现实中观察到的不同部位、形貌的山峦水流,分别定名为:峰、顶、峦、岭、岫、崖、岩、谷、峪、溪、涧等,并指出从总体上把握自然山水的规律:“其上峰峦虽异,其下冈岭相连,掩映林泉,依稀远近。”
于太行山水间,忽然醒悟,常言所谓文化者,往往言必称英语“Culture”一词的意思来说明,似乎文化就是养殖、培育之意义,颇与农业同出一辙(英文农业一词为“Agriculture”),似乎认为,西方“Culture”的含义就应与中文书写之“文化”意义相同、想通,其实大谬不然!
中文汉字本位中的“文化”,实在乃是“文画”也,伏羲“一画开天”,乃开启人文化成的大幕——请看刘勰《文心雕龙》中所言:“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
红旗渠水,太行峡谷,山河画卷,大地文章。中国文化是“画”出来的!
苏彤补记于2018年8月30日 上海宝华万豪酒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