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嚼菜根是个苦差,咬着硬吃的苦,还会塞牙缝。我们试一下与时俱进,打粉制胶囊、菜根涮火锅、泡酒、或许别有一番风味。完名美节,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前集 十九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 可以韬光养德。
(本义:完美的名节,不应该独自占有,要分些给别人,才可以避免这祸害保全自己;不光彩的名声,不应该全推给别人,自己承担一些,才能隐藏锋芒修养品德。)
单纯说为了不引起别人妒嫉,怕别人抢怕别人加害就过于简单。
与福祸相依同理。身边事总是变化的,今天的好事,明天也可以是坏事;今天的坏事,明天也可能是好事。
大家都知道:
1、悲伤与别人倾诉,便就只剩一半;快乐与别人分享,就是加倍。
2、快乐和悲伤不是绝对的,可以相互转变。
所以快乐不可满,悲伤也不可极。
这就有点像两个负相关的股票A和B。A持一半,B持一半,A跌了,B就会涨;B跌了,A就会涨起来;两者相互弥补。特别在碰到极端情况下,不至于输的太惨。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应该是这个理。独任美名,全推污名,就是人追求满仓押注A或者B一样,遇到黑天鹅类的极端情况,会万劫不复。
再者说了,现在独任的那些美名,有那么一天回去看,感觉全是垃圾——事会变,人也会变。回头想想当年谈恋爱时的那个美少女或帅哥,现在再看看眼前那个邋遢女、油腻男人,能感悟更深。
不过菜根大部分思想是中庸之道,也说是韬光养德智慧。
但放在某些行为上也像是明哲保身之道,骑墙派,有点墙头草的感觉。当然历史上说成叛徒,可是弃暗投明,识实务都为俊杰也不为过。
为人,骑墙派,墙头草不好,不能上台面,为人不齿。
做事,骑墙派,墙头草有可取之处,是为给自己留条退路。
但做人和做事这个似乎分不开。看人观其行,做事反映其人。不能说做事是两面派,做人可以黑白分明。真这样,便成了更低一级说一套做一套的小无赖。
回看历史,留名千史的皆是忠奸分明,孤注一掷的事。破釜沉舟,以少胜多,胜天半子的事迹一直流传,一直在“激励”着后代。
倒是历史上那些个两面派,墙头草有丰功伟绩之事翻遍古书不可寻。
"幸存者效应"影响太大,一将功成万骨枯,回首,能看到的都是那一将,万骨那只是个数字,还是个“大约”都算不上的数字罢了。
但我们都是凡人,都是大大多数,也是那个万骨里面的一个数字都不错了,对大部分人来说生活法则就应该是不完美,雨露均沾。
在生活中不应该想着追求以少胜多,以奇致胜,而是追求平衡和稳妥。
以少胜多,以奇致胜致胜的一个例子后面,埋着一万只白骨,只是它他们没有发声的资格。
现在身边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这个"幸存者效应"尤为明显。千万别太过于迷信那些孤注一掷、以奇致胜的创业或是投资成功学。那些一次就投入全部身体押注一点的创业或投资成功的例子,要不他们身后埋着千万孤魂,要不就是我们只是自己”以为“人家孤注一掷、以奇致胜,其实并非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