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来成都后,我的生活就有规律多了,虽然有时候还是有些意见不同讨论和争执,但是对于我和C来说,没有了家务琐事烦恼,轻松多了。回家有饭吃,衣服也有人洗。
以前,总想母亲年龄大了,想让她好好享享福,比如到处玩玩,比如重拾年轻时没完成的梦想。但是最终发现,母亲没爱好,她这一生培养出的唯一爱好就是照顾我们成长,然后在和别人聊天时谈起我们一脸的骄傲 。如果让她闲下来,她就坐在电视机前整天孤独地看绵长的电视剧,无所事事,就她的话说,坐着就想打瞌睡,反倒很抑郁,身体也不健康。
曾经给她说,我们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人照顾,但是母亲反驳,她说,在她眼里,我们还是不懂照顾自己的小孩。我也让她回家乡呆了一段时间,借以证明自己没有她的照顾一样可以生活得健康和好,但是每天母亲都会打来电话,提醒我明天天气要下雨记得带伞,或者气温下降要加衣,或者关心我吃什么。有时候忙起来,有点不耐烦,母亲也不生气,挂了电话,慢慢变成隔一天打一个电话。
后来为了怕她牵挂和担心,晚上有空我就会主动给她打个电话,一接到我电话她总是很开心地笑,知道我一切都好才放心。在成都呆着的日子,她每天打电话给远在家乡的哥哥,问他每一天的情况;让她回家乡呆两天,她又开始担心我的生活。一生就这样为孩子担心和为孩子付出,这就是她生活的重心,也影射出中国老一辈父母对于自己一生的意义,就是为了下一代付出。
被母亲这样厚重的爱宠着,我是觉得幸福的。但是我却不想有她那样的养老生活。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改变,让我们更看重自己生活的本质,和生命存在的意义。抚养孩子,给他们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父母的责任;但是一旦孩子长大,他们就该去独自成长。而我们的老年生活应该是第二次青春的开始,努力去实现年轻时因为太繁忙而不得不放弃的梦想。
中国这一代孩子是幸福的,因为一直有着父母照顾;同时又是可悲的,因为错过了成长的痛苦和磨练。有些孩子,从小到大,从没操过心,大学毕业后,不需要经历任何磨难,就可以有房有车,就算没工作,一样一掷千金,做着快乐的啃老族,而很多父母就算退休,为了帮孩子供房养车,还努力反聘继续工作。既成父母,似乎一生都在为孩子操劳,而孩子似乎也是理所应当地享受着这一切。这个社会,慢慢有这种现场,年轻人游手好闲,过着退休般的生活;中老年人起早贪黑,辛苦工作。
我只是希望我的老年生活会不一样,不成为孩子的负担,和孩子成朋友,适当的帮助和鼓励,各自拥有自己的生活和乐趣,让她学会担当和责任。生命的美好在于奋斗,在于经历和体验,在于珍惜,以后老了以后回味那些与众不同的瞬间,那可能才是生命的意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