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阴与阳,孰轻孰重

阴与阳,孰轻孰重

作者: 医难为 | 来源:发表于2017-03-17 11:06 被阅读0次

自从“扶阳”学说出现,很多中医人都很注重顾护阳气,甚则偏爱温阳。阴之与阳,尤如妇之与夫,夫唱妇随。或说,阳气固,自可生阴。或说《伤寒论》里,处处都在温阳,处处都在顾护阳气。

本人学习《伤寒论》也好几年了,却越学越觉得《伤寒论》处处都在护阴。

对于普通疾病,在未伤及生命的时候,治疗当以温阳为多见,养阴亦有见。

但在生命生死关头,却是以护阴为根本。因为“阴”才是生命之本。

《伤寒论-太阳篇》:“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俨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相信学《伤寒论》的人都读过这个条文。估计多数人不会认真读这条,因为这条没带任何治法及药方。但要知道,在字字珠玑的《伤寒论》里,张仲景不惜花了这么多笔墨,就是要强调“小便利者,其人可治”这句话。你就知道这句话有多重要了。

小便利者,说明患者的阴还未衰竭,还有得治。反过来说,如果阴衰竭了,就不能治了。

再来看看现在化疗的肿瘤病人:

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化疗的病人,皮肤干枯发黑,人身消瘦,枯瘦如柴。

但头汗出,剂颈而还”: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患者胸,腹,颈,头,口腔,眼等出现红疹,血丝。要知道,血汗同源!条文虽然说但头汗出,也可以读成“但头血出”。这属于厥阴篇里的“上厥下竭”。

腹满微喘”:患者觉得腹胀,吃不下;气短,乏力。

口干咽烂”:患者觉得口干燥,尤其是晚上口干明显;咽烂,是口腔充血,上面也有提到。

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如果出现了打嗝,或者睡觉时手足烦燥,就是危险的征兆。

护阴,并非是单纯使用养阴药。如白通加猪胆汁汤,里面有猪胆汁,人尿,葱白等配合干姜,附子温里药。阴阳相合,回阳救阴。具体用药还须视临床而变通。

阴是人体生命之本。但阴中含阳。正如“坎”卦两阴夹一阳。世间无纯阴纯阳之物,学者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相关文章

  • 阴与阳,孰轻孰重

    自从“扶阳”学说出现,很多中医人都很注重顾护阳气,甚则偏爱温阳。阴之与阳,尤如妇之与夫,夫唱妇随。或说,阳气固,自...

  • 孰轻孰重

    孰轻孰重,谁真谁假,放弃该放弃的,珍惜最珍重的。 相遇 慢慢长...

  • 孰重孰轻

    人生不过四件事:吃穿住行,它是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人们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吃得营养健康,穿得得体漂亮...

  • 孰轻孰重

    在大学里,同一等级的人有着不一样的层次。何必要去追求和你们一样的层次呢?本该自己的就好,足以。 不...

  • 孰轻,孰重?

    23岁大学毕业生李文星误入传销,溺水死亡事件发生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反映强烈。广大群众对非法传销活...

  • 孰轻孰重

    空罐子,(以下装入罐中) 高尔夫 小石子 沙子 啤酒(水)

  • 孰重孰轻

    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也不要把自己看的太轻。 纵使“我是一切的根源”,而“我也是万恶之源”。 引咎自责,把一切的不幸...

  • 孰轻孰重

    关于选择的事情确实有很多,处理事情的方式确实也有很多,而我却选择了一个最不适合我的,自己最不擅长的一个。人生都是在...

  • 孰轻孰重

    孰轻孰重 老司机压低声音给小司机传授经验:“宁撞墙不撞车,宁撞车不撞人。”说的是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要拎得清轻重。想...

  • 孰轻孰重

    唐玉见连蛇态度陡变,一时慌了手脚,眼神变得捉摸不定,仿佛一朵风中的火花,支支吾吾道:“大王。。洪福。。齐天,一定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阴与阳,孰轻孰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ce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