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文|张爱敏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无时无刻不被身边的人,周围的事,远方的情感动着。
2020年11月30日,我还沉浸在无名的担忧中,12月7日,我们的工作室公众号开启,发刊词,招募令,叙事文,话题吧,年度词,新愿景……浏览每一篇佳作,感恩每一篇文背后的付出,稿件组组长李颖带领本组成员删选,重组,修改,整合;编辑组组长刘嘉琪带领各位编辑甄选模板,精心编辑,精确到每一幅图,每一个组件,每一个标点符号;读书组组长梁波涛设置导读题,组织成员申报领读者,引领小伙伴“读”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话题组组长梁树丽精选话题,发布海报,精益求精……每一个小伙伴都在潜心成长,蓬勃向上,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力量。

2020年12月31日,教育时报代老师的一则信息让我欣喜无比。河南教师喜欢把教育时报称为“娘家人”,把红衣少年成为“娘家兄弟姐妹”,由于各种原因,距离上次“回娘家”已有五年之久了,我怎能不泪眼婆娑?
2016年,第一次被评为河南省教师读书会会员,欣喜若狂,虽然孤身一人。2017年,再一次上榜,但因为与一个培训冲突,又没有如愿。后来,虽然读书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且阅读深度与广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无法预料的各种因素又导致与2018、2019、2020的年会再次完美错过。
2021年1月10日,多好的日子啊!九年级期末考试已过,正好双休,也不用考虑调课,真是天助我也。买件新衣,做个头发,带上一本书,赴一场新年盛会。
然而,1月7日,河北疫情升级。1月8日,省厅文件倡导取消各种聚会。心中有隐隐担忧。关注群信息,依然都是迫不及待。然而,晚上,一则紧急信息证实了担忧。线下,不见;云端,依然见!
晚上,打开教育时报的视频号,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原来,红衣少年们在精心准备新年礼物,人不能至,新年礼物一个也不能少,准备邮寄了。

1月8日晚上,为了减轻“红衣少年”的工作压力,一篇稿子,我几经易稿;获奖感言,我反复斟酌。9日,20秒视频文件,从录制环境到服饰穿戴,精益求精。
10日,不能如愿前往“精神娘家”,我就去看生我养我的“亲娘”吧。老母亲喜出望外,原来说过这周不来要去学习呢。我家先生亲自下厨,好感动!清炖羊肉,味道鲜美,粉丝多多。小侄女一家三口也来了,火锅吃起来,小妹也来了,团团圆圆。
而更让我感动的是教育时报的年会,云端相聚,别具一格,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每一张熟悉的面孔,都让我觉得有一种力量在心中奔涌,震撼!这种美,无与伦比!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是河南教师,我有一个育我成长力、智慧力、影响力的“教育时报”,这是我们的“娘家”啊!每每想起,怎能不幸福奔涌,热泪盈眶!
附获奖感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师,必须是读书人,特别是语文老师,课堂是教师安身立命之地,是师生生命丰盈大场域。唯有有思想有智慧有专业水平,才能站稳课堂,赢得学生,彼此成全。亲爱的老师们,读书吧!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读书,是最好的精神化妆;读书,更是教师最好的修行。2021,让我们点亮一盏心灯,努力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有尊严,有情怀,有温度,越来越精致、从容、优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