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共享单车”这个概念的是戴威,一个出生于1991年的北京大学前学生会主席。2015年6月17日,戴威写了一篇《这2000名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的网文,呼吁2000名北大师生贡献出自己的单车,“通过ofo公众号,可以注册消费、获取单车密码”,随后1天内,ofo收到了400多份申请。三个月后,ofo共收上来1000多辆车,他们为这些车上了车牌、刷了漆、装了机械锁,不需要钥匙,根据密码就能打开。到2016年1月,ofo走出了北大校门,在人大、北航、北师大等15所高校同时运营,获得40余万注册用户,服务近100万高校师生,日订单量达到1万。
金沙江是第一家找到戴威的风险投资机构,在1月底,它以一亿元的估值拿到了10%的股份。投资人快速替戴威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天每辆车的使用频率是8次,每辆车成本200元,骑一次0.5元,两个月就回本,更有意思的是,用户要支付99元的押金,因此,现金流非常之好。
这样的计算公式告诉戴威,为了增加投放量,单车未必需要来自共享,而应该自己生产。也就是说,在戴威提出“共享单车”这个概念的半年后,ofo的商业模式已经与共享无关,而衍变为分时租赁模式。这个名词一直被使用下去,大概是因为它与朗朗上口的共享经济有关。
共享单车之所以在2016年成为投资界最大的热点,除了金沙江算的那笔账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一,自滴滴一统江湖之后,出行市场只剩下“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而共享单车无疑及时地填补了这个空白。其二,公共自行车早在2009年就进入了中国,但一直是一项非营利性公共配套服务,而且推行的是划定区域、有桩停放的制度,ofo和摩拜不但发明了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更是以无桩停放、随停随骑,为使用者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性。
一辆单车投放市场,如果能够绑定10个用户,押金收入就是1000~3000元,如同投放了一台流动的吸储机。
“共享单车”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几乎一夜之间,各种小黄车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诸多城市街头,是因为这个商业模式。首先,短距离出行是绝对的刚需。其次,市场巨大。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预约专车”用户规模为1.68亿,比2016年上半年增加4616万,增长率为37.9%。共享单车的潜在用户规模,无论如何不会少于这个。第三,这玩意几乎没有触动任何旧世界哪个“土豪”的利益,摩的除外——而摩的几乎是所有城市清缴的对象。而且,摩的全是“地下党”,没有一个组织,完全不成气候。最后,也是最最令人“膜拜”的,是“共享单车”从一开始就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押金。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分时租赁来部分变现,通过收取押金来回收资金,实现现金流并进行扩张。
分时租赁那个钱,其实一点不重要,无论是摩拜,还是ofo,我相信他们心里都门清:哪怕有一亿用户,每天用一小时,也就1个亿的收入,为此却需要面对超过1千万辆自行车的投放与硬件损耗,再加上其他管理费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短途特点,及对标公交和传统“公共自行车”,其定价上浮空间有限。所以,他们压根就没指望通过一小时1元的租赁费来赚钱。通过什么?
押金——这是一个无比天才的创新。在你屁股跨上单车的前,无论是摩拜,还是ofo,你都必须把你的电话号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要实名认证)都发送过去,同时,你还得提交299元(摩拜)或者99元(ofo)的押金。对任何一个互联网企业儿来说,能通过长期运营获得用户注册,以及一个电话,已经是天大的幸福。“共享单车”的玩法,等于泡妞,第一次见面,就拿到了对方的所有身份信息与电话——这是对用户无比苛刻的要求,很多隐私意愿强烈的用户一定是抵制的,但“共享单车”用解决痛点的需求一次性实现了。最关键的,还让用户掏了钱包——这是所有商业模式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最梦寐以求的环节。之所以说这是个天才的创新,是因为299的押金:
1、可以退,所以多数人不会抵制缴纳这笔钱;
2、可以退,但公司不会自动退,多数人也不会主动要求退,因为下次用车还得缴,其结果就是大量资金沉淀在公司,等于无偿占用;
3、押金不能动用,不能用作租赁车费的支持。这等于这笔钱只会增加,永远不会减少;
4、由于一份押金对应一个注册用户,而非一辆车,这意味着投放一辆车,能锁定远超过1个用户。摩拜目前是一辆车锁定8人,等于投放一辆车,获得2400元(300*8)的“存款”。
从这个意义上,摩拜投放的每辆单车,都类似一个储蓄所。中国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是农业银行,在全国有超过2.4万家分支机构,3万台自动柜员机。而2017年1月23日,富士康成为摩拜新的战略投资者。此次合作,将会有望大幅提高摩拜单车产量,每年总产能预计将能超过1000万辆——而每一辆单车,都是一个移动储蓄点。仅以1000万辆投放为假设,每辆车锁定8人,每人300元押金,沉淀总额资金将达240亿——这是最经典的互联网金融的玩法。不去着眼解决盈利,而是解决现金流,不出售硬件而通过收取押金来弥补现金流,减少了一般互联网企业为培育用户而通过海量补贴产生的现金支出,这是相当高明的一步。
根据摩拜单车的财报,摩拜2017年12月的收入只有1.1亿元,去掉5.65亿销售成本、1.46亿管理支出以及0.8亿减值损失,当月亏损高达6.81亿元。
蓝鲸TMT报道称,摩拜单车此前已经挪用60多亿元用户押金,并拖欠供应商约10亿元,加起来超过10亿美元。
摩拜的每一辆车扔到街上,居然能收回来十份押金!然后每天被骑走五六次,三四个月回本,之后就都是净利润!
因为这么漂亮的商业模式,直接砸钱就可以爆发性增长。无数资本也铁了心砸上来,导致最后漫山遍野全是自行车,供过于求,恶性竞争导致三辆车才收回来一份押金,然后一辆车平均一天只被骑一次……这下子,利润模型从完美到难看要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