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说说暮潇潇诗文论语大讲堂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人生第二季77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人生第二季77

作者: 凌云之水 | 来源:发表于2020-04-21 22:08 被阅读0次

《论语.乡党篇》第二十七章: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解析:

野鸡们只要看见人们有少许不善之意,便马上展翅飞开了。在空中回翔再三,瞻视详审,直到确认安全了,才降落下来。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雌雉啊,它也懂得时宜呀!懂得时宜呀!”子路听了这话,向它们拱了拱手,野鸡惊疑之下,叫了几声就飞走了。

这一章,我反复琢磨了好久,也翻阅了很多前人的解析,最终在各种解析版本中选取了,我认为尚能说得通的一个版本记下。

虽然如此,我仍是心中各种思量。无奈,鉴于原文的表述与我们现在的表述模式确实有差异,我们不能兀自凭空想象给它赋予一些原本不属于它的含义。

读了一段话,却无法领悟其中的真意,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种读书人的遗憾,可是谁的人生没有遗憾呢?所以,这一章暂时就言尽于此吧!如果以后有机会一窥深意,定当重来解读。

不知不觉,二十篇《论语》,共492章,到今天,我刚好读完了前十篇,264章。

在精读《论语》乃至精读国学以来的日子里,我收到了很多的鼓励,也收到了很多人的疑问,你一个女人,那么宝贵的时间不去用来美容、逛街、拍拖,天天抱着些满是“之乎者也”的书啃,到底有啥意思呢?

有一个源于宋朝的典故中有这样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虽说后期经过考证不过是宋朝的儒生们为了抬高儒生的社会地位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但是可以看得出,从宋朝至清朝的这几百年间,学子们在对儒家的宣扬和推崇上是花费了不少力气的,因为只有当人们重视了儒家学术的重要性,广大学子读书才是有意义的。如果读书人都沦为了如乞丐般衣食堪忧的地步,试问有谁还会去继续读书呢?

不管儒家的学子们如何吹捧,读完半部《论语》是否真的就能治理好天下呢?我觉得现在我也算是一个读了半部《论语》的人,多少有点发言权。

眼下的我能不能治理一个国家我不知道,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上到那个层面去做能力检验,而且我觉得自己也没有做武则天的潜质,但管理一家公司我还是没问题的,不过我要说的是,我的管理能力并不是来自于《论语》。

读了半部《论语》后,我觉得已读过的《论语》章节中,涉及到管理执行的层面的东西并不多,相反更多的是教人们如何通过学习实践修炼精进自己、保持良好的个人人品和生活状态。

200多个章节读下来,一部分是对少年时的学习内容的一个重温,更多的是发现了一个成年人重新认知自己内在思想品质的途径,以及如何应对生活中给出的各种考验的思维方式。

生活中我们的各种贪痴嗔怨在这些经典的文字中都能找到解惑的方法,工作中会面对的各种不知所措、左右为难,也能够在里面找到指导决断的办法,这一路读过来,我觉得就仿佛把自己前面的人生做了一次复盘和总结,如果您一直有看我的文章,相信你会明白我说的。

不管是读《道德经》还是读《论语》,我在心里都不断的冒出一个慨叹:为什么古时优秀的儒家学子只要金榜题名,20岁左右便能登堂入室指点江山,而现在的很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也只是关心着眼前的蝇营狗苟?

读了这些国学经典后才发,只因为他们在我们现在读小学的年纪便已经熟读了《论语》这些饱含人生道理的经典文字,在我们读初中的年龄开始理解的是如何治理天下的谋略,这样的差距绝对不是现代人偶尔读几篇心灵鸡汤文,用零碎的时间获取一些道听途说的理论就能够补得回来的。

读了《论语》能不能治理国家且不说,但是至少它能帮我们树立一个有原则,重规则的处世态度,也能帮我们理解人际关系中的交往界限要如何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类;能让人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实践,又该如何学习和实践;让我们明白了生命中什么是比财富名利更宝贵、更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维护的东西。更告诉了我们要如何在工作之外真实的活着。所以我真的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读国学,读《论语》,因为它升华了我的思想,也帮我找到了生活的理想状态。

《论语·述而》中孔子说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觉得这便是我读《论语》的最大收获。已经读完的一半,虽没有让我能去治理国家,但让我重建了对未来生活的设想,我希望接下来要读的一半,能帮我达成我的这个设想。

国学继续,《论语》继续,学习继续,生活继续,码字明天继续!

文章属于个人原创,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人看到,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和篡改。您的每一次点赞和转发都是对我最好的鼓励,感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人生第二季7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ku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