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861集《闻一善言 身心奉献》

1861集《闻一善言 身心奉献》

作者: 马广志 | 来源:发表于2025-01-29 09:51 被阅读0次

马广志20250130学习1861集《闻一善言 身心奉献》笔记:

1.听法,不只是“如是我闻”,还要再“如我思惟”,才有办法入人间,人、事、物、理会合。

2.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事相不一定是真实,所以要用我们的“分别智”去了解、去思考、去分别。

3.什么事情要去做,要用很平等的心选择,绝对不是用分别来选择,不是由我们的好恶去选择,要去思惟道理对不对? 合不合法? 不是以我爱或不爱去分别。 有时我爱的,不一定是很好。

4.后来者要事事要请教前面来做的人,“他什么事情都比我还熟悉,我是后进,我应该要尊重前面的人。”前来者要想:“我一个人做事很辛苦,又有人来了,我尽心将我知道的,用很圆融的让他做得与我一样很欢喜,工作有人分摊做,皆大欢喜。”

5、智慧如何来体现? 就是待人接物,所表达出来的一切都非常的和谐,对人很和气,这就是智慧。

6、我们看到别人不欢喜,但也要知道,对方看我们也不欢喜; 我们看别人不欢喜、不舒服,别人看我们不欢喜,也是不舒服。所以不要只顾自己的立场,还要思考别人的立场、别人的心态。

7、悲智利行,慈悲与智慧若会合起来,力量就很大。 慈悲没有智慧,也无法去入人群中。

8、人生要先学懂得做人,就有办法做事。 人、事圆满,自然道理就圆满了。

9、闻一善言拳拳服膺,心随向善,身心奉行故,能亦获无边功德。 持经者,障陋尽除。

10、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

11、《法华文句·八》曰:阿难问佛:如来灭后见女人云何? 佛言:勿与相见; 设见勿共语; 设共语,当专心念佛。

12.在人间,我们要端端庄庄,追求一切圆满,明行具足,不该做的,就不可做;该做的,做就对了。

偈曰:

闻经大功德,
心念须虔诚。
若是不敬信,
如何入心中。
心若无所思,
亦是耳旁风。
薰法当警惕,
切勿有放松。
一言所有得,
拳拳即服膺。
发愿入人群,
身体即力行。
悲智能双运,
理事自分明。
如此持经法,
岂无觉悟成?

——无限感恩上人开示!


相关文章

  • 守望者

    有一个男人从不显山露水,总是默默无闻;有一个男人从来不善言辞,一直无私奉献。这个头顶天脚踏地的男人, 为爱遮风挡雨...

  • 晨醒

    常闻善言可洗耳,耳净心安道自生。 狂语恶言乱心智,人生跌宕路不平。 谄媚乖巧非善言,善言只在情理中。 人生遭遇尽不...

  • 2019-01-06

    全身心的奉献,保持对自己的控制。身心口意,全心全意。

  • 读《黄帝内经》素问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1——各种疼痛的表现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

  • 黄帝内经举痛论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已。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

  • 素问39 举痛论篇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

  • 悟医道真(九百九十三)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明...

  • 《黄帝内经·举痛论第三十九》

    《黄帝内经·举痛论第三十九》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

  • 第三十九篇 举痛论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 教牧学读后感_杜绍盛

    要献身心 作者:杜绍盛 学号: 7号 我们既然蒙召来神学培训中心进修班学习,愿意作传道人,就必须要奉献身心。奉献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861集《闻一善言 身心奉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ps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