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瑞青坚持分享第639天(2019.5.29)周二
爬楼听完了张老师讲的熙琄叙事疗法的分享。今天给我印象最学到了解构死亡的方法及熙琄老师的IO句话:
解构死亡
即重新解释,重新建构死亡,死亡背后仍有资源,咨询师要设计一个活着的人与死者的人的对话,让来访者体会活着的人怎么去看待离世的人。
咨询师怎么问呢?对于重大疾病的人来说。如果你的那位亲人还活着的话,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那来访者就会说很痛苦,忍受着疾病的折磨。要是他现在还活着的话,他都病了多少多少年了。病痛的折磨让他更痛苦。那不仅让他痛苦。其他亲人也跟着一样的痛苦。对于那个重病的人,也许他的离去是比较好的离开吧。
面对意外伤害的人,怎么去陪伴这个个案。
要接纳现实,因为现实已经发生,更改不了,那么让他知道,首先要要做到接纳现实。然后呢,发展出与问题共存的能力,因为这些事实是不可改变的,永远都解决不了,人死那还能复活吗,不能不复活。
我们就要好好的活着,只有好好的活着,才能让离世的人心安。这句话就是对前面的呼应,前面老师说的,死亡背后仍然有资源,我们要设计一个活着的人与过世的人的对话,让活着的人透过与过世的人的对话。看看过世的人对活着的人的期待是什么,让他们之间有联结,不管是突然离开的人,还是永久病缠身的,自然老去的人,那么他对活着的人肯定是有一份很好的期待的,希望活着的人能很好的活下去,能够珍惜身体,珍惜当下的幸福。能够活得更好,这是他的愿望。
熙琄老师的十句话,1.要睡饱,要多喝水,要好好吃饭,要玩耍,要好好照顾自己。2.故事背后会有更多隐而不限的故事。3.人和问题的关系是多元的。4.去病理化、去标签化、去专家化?5.不再复制失败的故事。6.来访者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7.说话是为了好好的听。8.接纳沉默,放下假设。9.所见且去听懂。IO.不断的理解,不断的好奇。
作为咨询师要无条件的接纳,尊重、好奇、未知的态度,放假颖虑,倾听来访者说的话,把他故事背后隐而不现的故事都让他给呈现更多的家庭故事,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才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不当专家,他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做咨询一是在学技术,二是在修炼自身。
感谢张老师,让我收获这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