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与红楼梦

我与红楼梦

作者: 生锈发条 | 来源:发表于2016-04-20 22:24 被阅读423次
人情练达即文章

初读红楼梦,我的感觉只有吃力与乏味。但一旦我把身心投进到红楼梦的阅读,才发觉红楼梦里处处皆文章,开始被这部荡气回肠的巨著深深吸引。平时学习较为紧张,只有难得的公共选修课程才好好地读读名著。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也渐渐走进了这红楼一梦,体会那别样的风情。

我也看过一些书,但红楼梦给我带来的感觉却是前所未有的,就是把女人当成人,对女性十分尊重,在那个封建的社会,显得十分难得与伟大。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自己被烫了手,倒问烫了他的手的那位姑娘疼不疼;他自己被大雨淋得跟落汤鸡一样,反提醒一位姑娘赶快避雨……在提倡男女平等的现代,这种级别的绅士也快绝种了吧。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谈起红楼梦,最经典的莫过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对于贾宝玉而言“我为林姑娘病了”,对于林黛玉而言“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尝还得过他了”。我爱宝玉,也爱黛玉,我更看重的是那种坚贞的爱情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他们冰清玉洁、忠贞不渝的爱情,让我懂得了更多。

之前有个大四师兄跟我说:“如果找到另一半,尽管好好去爱,不要考虑未来,不要考虑谁付出的多,到大四,你就不敢爱了。”

现实的爱情,并不完全纯粹,掺杂了太多的考虑,错过的也就错过了。纵观如今社会的爱情婚姻观,关注的却是房子、车子、学历和相貌,弥漫着拜金主义的味道,有几人还会理睬爱情到底纯粹不纯粹呢?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我看来,红楼梦不仅仅只是一本女性的颂歌、壮美的悲剧,更像是当时生活的百科全书,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我们要读进去,让它跟我们人生之间有一种对话,让我们在领略诗情画意、悲欢离合之中做一名合格的读者。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熙凤,每次出场总能吸引住大家的眼光,在现在来说就像是一个在职场拼搏的女性,在和客户交谈的过程中, 不仅仅讨好了客户,更重要的是让客户信服自己。王熙凤能够未卜先知别人的心思,提前他人一步想到要做的事情,但最终正是因为“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王熙凤最后的形象,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很多人也是如此,对于事情太过于执着,不是自己应得的,却要费尽心思去算计别人,深陷囹圄终不得解脱。长风破浪会有时,得意淡然,失意坦然,这才是面对人生的心态,是我们该反思的地方。

大观园月夜感幽魂

人生百态,从红楼梦里看人生,看到的也是百态人生。有诸心所缚的贾政,多次说归隐,却在最繁华的地方居住,喜欢享乐,却偏安于清幽,“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有多少人只是口头说说罢了?

红学是一门学问,这里面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挖掘。

相关文章

  • 我与《红楼梦》

    87版《红楼梦》热播的时候,大约是89年的暑假,我很幸运,因为我家的黑白电视机才买了不到一年,在那之前,《红楼梦》...

  • 我与红楼梦

    记得第一次正式看这本书是在高二,偶然看见同学有这本书,便拿来借阅。虽然当时学习特别紧张,但一拿起这本书便不自觉沉了...

  • 我与《红楼梦》

    初识《红楼梦》,是在八九岁。既有点似是而非,又很清晰的样子。 那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夏夜,我与几个...

  • 我与《红楼梦》

    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 不记得是班上哪个同学的书了,只记得那时在班里传着看,有一个周末传到了...

  • 我与红楼梦

    初读红楼梦,我的感觉只有吃力与乏味。但一旦我把身心投进到红楼梦的阅读,才发觉红楼梦里处处皆文章,开始被这部荡气回肠...

  • 我与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书,没有之一。从学生时代起,这部书就是我形影不离的朋友。 知道“红楼梦”这个词...

  • 我与《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学生时代自己购买的第一套书,分上、中、下三本,虽已纸页泛黄,包在书皮外的报纸一碰似乎就能碎了,但...

  • 我与《红楼梦》

    小时候家里有一套哥哥买的《红楼梦》很厚一本,估计就是无删减版的。看了十几回,就没看下去。 后来又...

  • 我与红楼梦

    2008年,那年是高三。每天的高压复习,陪伴我的只有一本《红楼梦》,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都会打开自己小小的手电筒,...

  • 我与红楼梦

    呆子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的一个吴姓叔叔,到我们家还书,书名叫《红楼梦》,那套书是线装的,竖版。 书只在桌子上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红楼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xy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