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上属于典型的北方气候,四季分明。粮食种类繁多,蔬菜品种较为齐全,五谷六蓄,样样具备。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性农业种植技术,由于条件局限性,整村便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导致坪上人一年四季都在围着土地转,农忙时在家里种种地,农闲时便找机会打打零工,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这些局限性正在一步步得到改善。
春
春日的俊俏,唤醒了冬日的冷寂,也唤醒了辛勤劳作的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众人而言春天是希望的代名词,对于庄稼人而言,春天是要种下一年收成的,更是对希望寄托。当然坪上也不列外。

正月末,二月初。冰雪初融,地里开始解冻。坪上的人们也收起了冬日的懒散扛起了锄头、耙子走向自家地里为下一步播种做准备,此时的村子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缺乏生机,站在远处便能看到在田里劳作的人们。这么早就去地里干活都在忙点什么呢?中午的时候姥爷回家吃饭,我发出了疑问。姥爷说“要干的事可多了刨刨茬、垒垒田埂、烧烧秸秆、上上肥都得在种之前完成的”。噢。我似乎明白了,也似乎明白了他们的艰辛。比起以往,近年来好多了,一来是人们种的地少了,二来是机械化程度高了点,秸秆也不让焚烧了直接国家补贴改打杆机了。这样一来反倒省事了不少。如今坪上种地的人大多都已六七十岁高龄了,这样也算是岁月对他们的一种优待吧。
五月微凉,杨柳飘飘。地里早也准备就绪,静待播种。那一天的清晨早早起来嚷着要随姥姥、姥爷一块去地里播玉米,只是为了满足我儿时贪玩的野心。去了地里我看姥爷把骡子套好配上曲辕犁开始犁地一行一行的,姥姥则在后边播种子,一行种子一行空,就这样隔一行种一行,(可见那时坪上的生产多么落后)我则是在地里跑来跑去亦或是静坐一旁,也不嚷嚷着要回家,现在听妈妈和姥姥她们说小时候的我是个从来不累赘人的孩子,让大人省心不少。就这样在姥姥、姥爷这一来二去之间一块的地也接近尾声,播种完后姥爷便吧犁卸下换上另一种工具“耢”(用荆条编制而成的)把刚播种犁的地抚平保墒,就这样一块地就种完了。
在看今朝我也不再是那个求着大人带我去地里的人了,姥姥家的骡子也不在了,曲辕犁上也洒满了灰尘,当年的那块地也闲置了。
现在每年的五一假期我们都会回到坪上一起播种,只是方式变了罢了,这一天也是早上早早起来我随爸妈舅舅姥爷一同来到地里等着播种机前来,以前三两天才能种完的一块地如今半天就能完成。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确实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坪上的人种地大都是如此的经历。种完地便又要忙着经营自家的菜园子了,坪上村家家户户都有菜园子,种类繁多,纯绿色是它们的特色,所种之菜都是家常菜黄瓜、西葫芦、西红柿、豆角、茄子、大葱、辣椒、香菜等。我从小大部分时间是在姥姥家生活,所以对姥姥、姥爷的感情非同一般,受姥姥姥爷的影响也非常大。姥姥家出门往南十米便是菜园子了,这个菜园子我见证了它二十二年的历史,它见证了我二十二年的成长,如今的菜园子里又增添了姥姥亲栽的两颗葡萄树,一到中秋树上便挂满了黑压压的葡萄,远远望去就能感受到它的美味,这还意犹未尽总的摘上一串尝尝才踏实,从小到大直至今日,也许它也承载了我某些坪上记忆吧。
整个春天坪上都充满了忙碌,我把这种忙碌称作“味”,即便今天不如以前那般忙碌,这就是岁月对他们的善待吧,愿岁月的脚步还能放缓,让我在多看一看他们佝偻的背影。
减少的是忙碌,增加的是情怀。

原创作品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