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IMAI 是这样一个地方:城小,安静,祥和。行走PHIMAI,不经意,你走到街角,就遇见那沧桑的古城垣,郁郁葱葱的古树,还有欢快的小鸟。一回头,可以看到三 三两两的背包客,亦或是踏实祥和的本地居民。当目光相对时,扬一扬嘴角微笑,便也同样得到对方真诚友善的笑容,那样的场景,温暖人心。
小县城位于东部平原之上,距离曼谷319KM。 县城中心有个披迈历史公园,披迈历史公园就位于披迈石宫所在地,在一九七九年四月正式对外开放。透过低矮的城墙,石宫的基本轮廓一览无遗;饱经受风吹雨打日晒的砂岩建筑,褐迹斑斑明显刻写着岁月沧桑的痕迹。
披迈石宫是大乘佛教的建筑,据说,也是泰国境内最大的大乘佛教建筑,有吴哥寺的建造者闍耶跋摩七世建造.十字型的那迦(Naga)大桥、与吴哥寺极为相似的layout,是披迈寺闻名于世的最大关键。披迈寺不仅仅是一座寺廟,它是古披迈城城市规划的一部份,是古城的中心,是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依归。
生活在PHIMAI,一次次的去寻古城。或是在清晨太阳初起时,踏着薄薄的露水,披着微凉的晨风,看古城将醒未醒的摸样,或是傍晚时候,去古城里安静地细数日落,亦或是,坐在对面的咖啡厅里,点一杯卡布奇诺,坐在落地玻璃前,看着窗外的人来人往,一坐,便是一下午。喜欢这里的简约和宁静,才知道,原来生活也可以过得缓慢,闲庭信步,也是一种人生姿态。
行走在古城里,看着矗 立的重重石砌宫殿,却仍依稀可辨石宫的威严、恢宏与壮观。簇拥在一起的三座佛塔,是石宫的主体建筑,从脚到顶全用砂岩石一块一块垒成,丝毫未用木料和泥 灰,却依旧巍然不动耸立于天地间。所用石块,有大有小,大的数千公斤,小的也有上百公斤,在缺乏现代机械和交通的情况下被搬运来堆砌成石宫。石塔内外,石 壁上雕刻的各种婆罗门神话故事和民俗图像,还有石门框上残留着的古高棉雕刻艺术痕迹,或者塔内盘腿而坐、残缺不全的石雕佛像,精雕细刻,显现鲜明的吴哥风 格。而石宫内发现的以古代高棉文字雕刻的记载,见证了披迈城邑的历史与石宫的由来。
关于石宫的没落,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一位柬埔寨王子依星相家之言,长途跋涉到此处寻找如意配偶,果真邂逅一位少女。两人一见如故,订下婚约。不料,待到王子回禀父母后回来迎娶时,意中人却被Phimai君主霸占。王子伤心至极,率兵攻打Phimai,还是未找到意中人,盛怒之下便焚毁石宫和古城。考古的证实是,石宫因战火连绵而逐渐衰败,却没有告诉我们由何而来的战争。
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无论那座座城市宽阔还是狭窄,是繁华还是清冷,只要城里居住着自己牵念的一个人,一段记忆,一片风景,都会为之一生停留。
流年似水,一响贪欢。那些隐藏在光阴深处的故事,或繁华,或冷落,如今都不复存在。然而,无论前世的PHIMAI如何,是不是在这里战火纷飞,不必细问,今生的披迈,人们把生活过得很踏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