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
大女儿,一年级,学会了几个字,不免得瑟。空的时候,她开始写小纸条。生日那天,我收到过她的自制卡片,有文字,有拼音,有图画,还把卡片折叠成书的样子,很暖。
接她放学时,闲聊,聊得写信,她说给班上的好朋友写了两次信。
“男生还是女生?”我为自己的第一反应感到羞愧,成年人的思想太杂乱。
“男生。”女儿毫不含糊。
我一下就猜到是谁,毕竟女儿经常提起的好朋友只那么几个。
我问:“谁先写的?”
她很自豪的回答:“我啊。”
我有点惊讶:“哇塞!你这么主动?太牛了!人家给你回信没?”
“第一封回了,第二没回。”她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为啥?”
“不知道。”
“你把信放哪里了?”我的好奇心永不停止。
“偷偷放在抽屉里。”女儿嘻皮笑脸。
“真有才!怎么不直接送到他手上啊,搁在抽屉里,估计人家没看到。”我不知道说啥了,若是写信能够练习语言表达,也是好的。
某天,我又发现两张方形小纸条。女儿说,一张是给妹妹的,一张是写给我的。给我的,无非就是表达爱。给妹妹那张,句子比较完整。
“妹妹,你有点调皮,也有点可爱。”(不会写的字用了拼音。)
晚上,陪她做作业。我告诉她,老师说之前读诗的速度太慢了。她很乐意重新读。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语速还是很慢,关键是,她那副声情并茂的模样,我真受不了。这么小的娃娃,读首诗,咋用情这么深。
她才不管我的捂脸反应。继续读今天的作业。喊我陪她一起读。没读两句,她就喊停了。因为,作为妈妈的我,“睛”、“蜻”、“坪”,前鼻音后鼻音,傻傻分不清楚,纠正了几次都改不过来。
女儿果断抛弃了我,决定自己读。
荷叶圆圆,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说:“荷叶时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最开始的两句,深情朗读,后来的几句,开始搞怪,活活读出舞台剧的效果。她听到自己发出的各种声音,终于笑场了,乐得前仰后翻。外婆在客厅听到嘎嘎嘎的笑声,也过来凑热闹,一个劲的称赞孩子有演讲和朗诵天赋。
我反驳,这明明就是演员的天赋啊。这是在朗诵吗?这是在演戏啊!好好的诗和美美的文,都被她玩坏了。
闺女,我服你!
看来咱家调皮也有点可爱的,不止妹妹一个,还有你,不只是你,还有你外婆。但愿我也属于调皮又可爱的其中一个。
瞧瞧你外婆,倔强如她,手机总是放在家里,坚决不带出门。心情不错时,也会留个字条啥的。
我望着今早她留下的字条,偷偷笑。
“我吃饭了,出去了,你下水饺吃吧,我回来做包子馒头。”(其中,两个“吃”字都多写了一横。包子的“包”也写错了。不过,对的,错的,每个字看着都挺可爱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