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清河

作为来自十三朝古都的访客,对兵马俑并不陌生,毕竟秦始皇陵旁威武雄壮的兵马俑阵举世瞩目。既然来到徐州探寻汉文化,那么狮子山楚王陵及其陪葬的兵马俑就不应当错过。
2018年12月5日下午,拜谒了龟山汉墓之后,带着谜团和惊叹,我又马不停蹄地冒着雨夹雪坐车前往狮子山的楚王陵。

当年刘邦建立汉王朝之后,将原来西楚的地盘设为楚国,让自己的嫡系亲属来把守,称为楚王。相较于其他王侯,想必楚王享受的政治待遇要高一些,不然留下了的楚王墓也不至于修建得那么气势恢宏。而狮子山楚王陵则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寝,位于徐州东郊狮子山南麓。

狮子山楚王陵,即可发现这里相较龟山汉墓,规模宏大了许多。它坐北朝南,依山为陵,凿山为葬。整座陵墓模仿地面宫殿的建筑群体,呈南北中轴线对称式建筑布局,从外到内依次为三层露天垂直墓道,在甬道两侧,分布着大小墓室12间,其设施结构一应俱全,再现了西汉楚王奢侈的生活场景,也印证了汉代盛行的“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在阴森森的墓室匆匆走过,见证了陵寝的雄伟壮观,但也有一个小小的发现,墓室前面部分修得工艺精湛,而到来最后阶段却显得比较仓促。

出的楚王陵来,又沿着路向西走了300米左右,便来到了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此处的汉兵马俑也是楚王刘戊陵墓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着卫戍其陵墓的部队。

走进兵马俑博物馆展厅,但见有东西向步兵俑坑道四条,呈平行分布,南北向警卫俑坑一条。在挖掘展出的几条坑道中,透过玻璃,可以看到整齐排列的兵阵。相比于秦始皇兵马俑,个头小得多,但是种类服饰要丰富得多,形态更加多样。如果说秦始皇兵马俑属于写实主义,给人的是一种奔放雄浑的力量美。那么汉兵马俑则是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继承秦俑风格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由写实转为写意,着重于体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无论什么形式,都体现了劳动人民高超杰出的制作工业。

匆匆领略了汉兵马俑的雄姿,我觉得意犹未尽,但同时也觉得自己对此知识的匮乏,于是就想到出口买本专门介绍狮子山楚王陵和兵马俑的书回去慢慢研读。咨询中,不觉与卖书的大爷攀谈起来,原来这个大爷以前曾是考古队的工作人员,参与了多座汉墓的挖掘工作,对汉代历史文化有专门的研究。热心的大爷给我讲述了许多考古背后的故事。比如,狮子山的汉代兵马俑的最初发现,原来是当地一个砖瓦厂取土偶然发现的。他又告诉我,虽然狮子山没有挖掘出表明墓主人身份的印章,但从出土的头骨可以判断出其大致年龄,再结合史书记载,可以推断出墓主人就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由于当时刘戊参与了“七国之乱”兵败,后来自杀。原来,这位楚王属于非正常死亡,难怪他的陵寝在后面是仓促完成。

由于有了刘戊的谋反,为谨防后来的楚王觊觎汉王朝的江山、伺机谋反,后来汉朝的中央政府缩小了楚王的管辖地盘和权利,因此,因此也不难理解第六代楚王刘注的陵寝要规模要小不少。
常说“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徐州,乃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北文化交融、集萃之地,已经发掘的两汉文化,已经让人惊叹不已。随着更多考古发现,必将有更加灿烂的古文化呈现于世人面前。
草记于2018.1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