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37°工作室世间事简书作家文学梦
疫情上升为国际突发事件,我们该不该悲观?

疫情上升为国际突发事件,我们该不该悲观?

作者: 卢璐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2-01 15:10 被阅读0次

作者 | 卢璐

来源 | 卢璐说 (公众号:lulu_blog)

1月30日晚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日内瓦召开新闻发布会,至此,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认定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众卫生事件(PHEIC)。

这也是在SARS非典之后,世界卫生组织设立“国际关注的突发公众卫生事件委员”,17年来被认定的第六起突发事件:

被WHO认定的PHEIC

1、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

2、2014年爆发的脊髓灰质炎疫情;

3、2014年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

4、2015-2016年出现的“寨卡”疫情;

5、2018年爆发的刚果(金)埃博拉疫情。

6、2020年爆发的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新闻发布会本来预计在北京凌晨两点半开始,推迟了一个多小时,在北京时间三点多召开,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一旦打开朋友圈,居然很多人半夜不睡觉,熬夜在等着这个消息。

所以当消息传出来,朋友圈里半壁哀嚎,很多人都觉得雪上加霜,前途无望。

疫情虽然很严重,可只要待在家里,还是能躲得过去的,可如果真的引发了经济危机,势必影响到每一个人。

大家这么恐慌,是因为很多人以为,认定国际突发公众卫生事件(PHEIC)=“认定疫区国”。

只要一旦认定是“疫区国”,那么今年所有的出口,都要面临更多艰难的检验,极大地增加了困难,再者,整个旅游业、航空、酒店、餐饮、零售……都要大打折扣,这一定会影响到外国企业入驻中国和境外资本的信心,资本没了,一切就都凉凉了……

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首先,认定新型冠状病毒并不等同于把中国认定成“疫区国”,而且中国这么大,不可能全部划成疫区。

就像是在非典期间,WHO也没有把整个中国认定成疫区,而是先后把中国部分城市和地区,譬如北京、广东、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加拿大多伦多等列为疫区,2003年5月31日,新加坡从疫区中移除;2003年6月23日,中国香港被移除;2003年6月24日,中国大陆被移除;2003年7月2日,加拿大被移除;2003年7月5日,中国台湾被移除。

其次,即使被WHO认定成疫区,也并不标志着经济一定就会疯狂倒退。

口说无凭,这有前车之鉴的。譬如,2016年2月初,因为寨卡病毒,巴西被认定成疫区,可巴西的经济发展却出乎意料,在疫情结束后,2017年就扭亏为赢,实现1.06%的同比增长。而且从2016年起,巴西股市五年持续上涨牛市。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墨西哥的身上,2009年,墨西哥被认定成疫区,可是2009年墨西哥股市涨幅为43.52%,堪称惊人。

而且这一次,在1月23日,WHO并没有把新型冠状病毒认定成国际突发公众卫生事件,1月28日,WHO总干事谭德赛到访北京,受到我们主席的接待,后来他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世界卫生组织做出了一个轻敌的错误判断,他们会尽快重新开会评定。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可对我而言,看到这个报道的时候,信息表达已经相当明确了,再开会一定会被确认成突发事件!可我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抱着一线希望去熬夜等结果呢?

这次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疫情的态度非常谨慎而且堪称友好。

谭德塞28分种的讲话,反复强调认定新型冠状病毒为国际卫生突发事件PHEIC,主要是以防止病毒传入“卫生系统较弱”的国家。

他一直在肯定中国政府对于疫情做出的行动、效率。仅仅表示赞扬也就罢了,还说中国在很多方面为应对疫情提供了新的标准,这不是夸张。

他还特别声明,这个决定并不是对中国投出不信任票,相反,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满信心。

他专门声明,不建议实施任何旅行或者贸易限制,不要采取可能助长侮辱歧视的行动。(他的声明,在世界卫生组织官方中文网站上有,原文很长,我就不整篇贴上来了,感兴趣的宝宝,可以自行查询)

面对疫情,并不仅仅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中国的肯定,更有那些深入并且战斗在一线的医生。

Philippe Klein是一位武汉私立医院的法国医生,这家私立医院平日租用协和医院的场地。在大批法国人撤侨的时刻,他坚持留守武汉,他说:“这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这是我的工作,我留在武汉,比回法国更有用。”

作为在新型冠状病毒最前线的法国医生,他接受了很多家法国主流媒体的采访,关于武汉目前的状况,他说:“在最初的重创之后,整个系统的上线运作,井然有序。就像是一支军队。他们是不会妥协的,他们一定会赢!”

结果就是,早上有法国朋友给我说:“幸好新型冠状病毒是发生在中国!”

我听了眼睛都要凸出来了,“这是几个意思啊,你?”

她又说:“你看,控制疫情,中国多给力啊,上千万人口的城市,说关就关;那么多医务人员,一下子就到位;六天建好医院……这效率,力度和姿态,真是叹为观止。

如果疫情爆发在法国,左手大罢工右手黄马甲,国家医疗马上没钱要枯掉了,这次估计全人类都完了吧?”

我听了之后,居然一时无言以对。一场疫情,显出了大国的实力,杠杠的,在今天的西方,越来越多人改变的视角,从心往外觉得中国很棒,中国能行!

再说回世界卫生组织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国际突发公众卫生事件认可,我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尽量去翻阅各种英文、法文的报道和采访。

作为一个非经济学家,我非常想要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到底会不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致命”的打击,这毕竟是我们普通人的饭碗,不着急不行。

我看了很多关于疫情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采访,譬如说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Kristalina Georgieva;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或者法国经济学家François-Xavier CHAUCHAT

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就目前而言,以英文或者法文查出来的采访论调都差不多,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疫情在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就长期来看,任何言论都尚早,需要持续关注,根据以往案例,并不一定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倒退。

然而当我开始用中文检索,几个用繁体字的地区,或者一些可能近十年都没有回过国的人;某功学员,却有很多文章,在论调一致地唱衰经济。

有个很知名海外中文网站,为了我的小号安全,我就不贴截屏了,用巨大无比的黑体字写着:“美联社主席鲍威尔称冠状病毒疫情可能破坏中国经济增长”,点进去仔细看,原来鲍威尔说的是:“会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产生一些影响;现在评价为时过早,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任何放缓,都有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风险。他对此感到担忧。”

原来真的是自己人才会真心地唱衰自己人,这么看起来,真的心寒。

虽然现在我们还无法绝对确认新型冠状病毒的死亡率,但就死亡率来说,大概在2-3%徘徊,不会超过5%。

这个死亡率是非常低的,比无药可治,即使治愈也形同残疾,这和达到15%死亡率的非典SARS来说,低多了,甚至大大低于流感。

而且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最没有抵抗力的是年纪大或者本身有病史者的薄弱人群,虽然有孩子感染,但相对较少,对于免疫力完善的正常人,很多是可以自愈的。

我想一定有很多人产生了疑问,这个让全世界都全副武装的新型冠状病毒,到底可怕在哪里啊?

在我看来,新型冠状病毒起初的征兆非常轻,非常容易被忽略,而且传播率又很块,如果不迅速切割毒源,新型冠形病毒能够非常快地大范围传播。

研究人员通常通过计算病毒的基本繁殖率(或R0)来确定病毒的传染程度。

R0是“在完全由易感人群组成的人群中,由平均感染个体(在其传染期间)引起的平均新感染病例数”。

专家估计新型冠状病毒的R0在1.4和大于5之间,但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它在1.4和25之间。如果R0超过2或3,作为一个有1100万人口的城市,传染率就会大到惊人。

一切仿佛是一个数字游戏,到那时候,即使只有百分之2的死亡率,也是极端可怕的。而在短时间内,如果当世界污染累积到一定程度,整个免疫系统一旦崩溃,病毒有可能变异,也有可能联合其他的病毒一起攻击,到时候就完全无法控制了。

到目前为止,新型冠状肺炎基本确定了毒源是蝙蝠,但敢于吃蝙蝠的人,一千个甚至一万个人里,也是寥寥无几的,从蝙蝠到人,一定会有中间的宿主,可如何迁徙如何变化,病毒会不会变异,全是一头雾水,没有人能够确认,能不能好的,虽然有点晚,但是在能够控制的时期,努力控制啊。

写了这么多,结论其实只有一句话,在非常时期,我们能做的就是,拒绝恐慌。

本来就是正常感冒,结果非要去医院检查,结果在医院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本来长期经济并没有那么差,只要手段有效,一切都可以掌握,然而如果从现在开始,日日恐慌,那么经济危机就必然出现,在经济衰退之前,人先垮了。

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成国际突发事件,当然不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但也绝对不是最坏的打算。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漫无目的地一味悲观,这才是一蹶不振最坏的打算。

卢璐:有两个女儿的留法服装硕士、作家,新书《和谁走过万水千山》,正在热卖。行走在东西方文化差异裂痕中间的,优雅女性自媒体。

相关文章

  • 疫情上升为国际突发事件,我们该不该悲观?

    作者 | 卢璐 来源 | 卢璐说 (公众号:lulu_blog) 1月30日晚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日内...

  • 额外的担忧

    2022-04-08 最近比较焦虑,看了国际新闻对国际局势担心,看了国内新闻为疫情蔓延担心,整的人都阴郁悲观的不行...

  • 【打脸预警】疫情面前,言论自由什么时候变成传谣、造谣自由!

    01 最近,世卫组织宣布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列为PHEIC,即宣布该疫情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 极小,极大

    我们每人都是这个世界上渺小微茫的存在。 该不该亲近这个世界,该不该善待这个世界。 该不该抽离这个世界,该不该诋毁这...

  • 疫情之下众生相随笔

    新冠肺炎疫情是突发事件,突发事件之下,折射出一副众生相。当武汉成为疫情重发区,途径武汉或与武汉人接触的人们,就成了...

  • 回归工程承包基本面

    最近用同行们交流,普遍对疫情之后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成悲观态度。这种预期短期看难以准确判断,但长期来说,有着一定的合...

  • 小概率@三七写作营

    20200716 现代人,都越来越悲观。 在暴力事件,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重大疾病面前,最常发出的感慨就是,这个世...

  • 中医药和针灸成为全球医学界的领军者

    中医药国际标准已达45个,针灸学将提升为一级学科 易医心缘 快步融入国际医药体系 中医药国际标准已达45个 ...

  • 2020-02-03

    这次的疫情对我而言是双重考验,心理&身体上的。 突发事件最能检验心理状态,好比陨石从天而降砸毁堤坝,于是情绪的洪流...

  • 关于疫情下我们到底该不该辞职

    最近我和老板提了离职,但是迟迟没有通过 所有人都在劝我不要辞职,疫情的环境下不好找工作,但是我依然还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疫情上升为国际突发事件,我们该不该悲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cx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