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
(连载)  林场生活琐忆及随想9

(连载)  林场生活琐忆及随想9

作者: 狄莫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17:18 被阅读0次

高岸落霞

1963年夏天搬入郝家疃新建的宿舍。每天晚饭后我常玩一会儿手风琴,最爱拉的曲子是《老人河》。我没有一点音乐细胞,连节拍也搞不准,遑论其他。但我喜欢感受那雄浑深沉的旋律:

You must know something(你必知隐情)

But say nothing(却守口如瓶)

Just keep rolling(只是奔流不停)

沉默不语,奔流不息,一旦暴发,惊天动地:这象征着什么?

场部离潮白河很近,傍晚时分,向西走百十米,就到了上坡的边缘。坐在那里俯看河滩林木雾霭,遥望西天落日云霞,仿佛就听到那首优美的俄罗斯民歌:

我走向峻峭的河岸,

眺望那美丽的家乡。

但眼前的景致很平常,达不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境界,不过对于久居闹市、厌烦尘嚣的我,单是这里的野趣已足以让人心旷神怡,浊虑尽消。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宁静的幸福,适于沉思冥想。经过一天的劳动,这样的休息特别舒适,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许多年以后,早已离开林场,我还是不能忘怀在长天大地间独处的时光。有一天晚上,在密云县的度假村,我坐在宾馆外僻静角落的水泥台阶上,看着远方暮色中的群山,似乎近在咫尺,在客房便笺上写了一段话:

“我最喜欢独自面对自然,与山水草木交谈,倾吐内心独白,做哲理性思考。这是精神最大的享受。日落与日出是做好的时光,朝霞和夕阳会给你的思想染上绚丽的色彩。这种宁静的幸福,若在三十多年前,每天傍晚走出房舍,信步西循,即可得到;如今则只能偶一遇之,有的机会还不得不放弃。

自然是人类的子宫,人类的摇篮,又是其归宿即长眠的墓园。它与人类的精神关系又何尝不亲密,人的最初思考是关于自然的,很单纯;后来人类的思想和生活都复杂化了,人对自然的伤害也很厉害,但是任何在浊世受挫受伤的灵魂,还是能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寻得安慰。人的仇恨只会针对人类自身,谁会仇恨大自然呢。破坏生态、杀戮野生动物者,是出于贪婪,而非仇恨。”

一声孤雁的哀鸣惊破思绪,人回到现实,对面的彩云都变成了暗红色,夜有些凉意了。

该回去了,虽然恋恋不舍。

相关文章

  • (连载)  林场生活琐忆及随想9

    高岸落霞 1963年夏天搬入郝家疃新建的宿舍。每天晚饭后我常玩一会儿手风琴,最爱拉的曲子是《老人河》。我没有一点音...

  • (连载)林场生活琐忆及随想2

    告别学生时代 1962年我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被分配到顺义县潮白河林场当了一名林业工人。在去林场的前夕,...

  • (连载)林场生活琐忆及随想29

    林海花香 林场的景色十分平淡,你若细心体味,四季里也有可留恋的光景。 河南村有大片的洋槐树林,春草摇碧之时,槐树亦...

  • (连载)林场生活琐忆及随想25

    大兰和小红 林场有两个叫王秀兰的,个子高的通称大兰,小红就是张美红。大兰确实很高,超过一般男士,一次有人问:“你爱...

  • (连载)林场生活琐忆及随想22

    杨永生 文革期间,官方意识形态威力强大,无远弗届,笼罩一切,人人无可逃遁。但也有一些人,至少在私人交往方面,不突出...

  • (连载)林场生活琐忆及随想11

    告别郝家疃 1965年那个春天的生产劳动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有一种热火朝天的气氛。先是整地,平高垫底,全靠车推人抬...

  • (连载)林场生活琐忆及随想6

    小园歌手 来林场的第一年(1962)冬天,为了准备来年春季造林的苗木,我在南苑一个园林局的作业班暂住,和我一起...

  • (连载)林场生活琐忆及随想8

    过河遇险 上帝造人时,使人体的比重较水的比重略大一些,这恐怕是精心的策划。若太重,如石块铁屑,落水直沉,凡没顶之深...

  • (连载)林场生活琐忆及随想12

    长城脚下 我在八达岭只呆了三个月左右就因故离开。那些日子留下的最深记忆就是累,累的要命,困得要命;劳动本来就繁重,...

  • (连载)林场生活琐忆及随想10

    夜色琴声 生活经历简单的人,几首歌就覆盖了他的一生。一段旧日的歌曲响起在耳畔,和这支歌曲声相伴的生活情景也就浮现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  林场生活琐忆及随想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dz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