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会上有人倡议说建议政府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人人都可以读得起高中,我想如果有一天可以实现的话这也是件伟大的事了吧,从两方面看,一,人民受文化程度又上升一步,上完高中,也算是接受了比较高等教育了吧?二,政府的财政又多支出一笔,老百姓少掏点钱,可这样的话纳税人心里是不是会更忐忑一点啊?我在想接受完高等教育的人们,素质会提高一多,可我现在的答案是不尽然吧。
道,德,仁,义,礼。古代先贤已经对这种思想等级做了划分,礼是最下级的,就是说礼是最基本的。白岩松先生有次这样说这种等级划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百废待兴,街道上挂的标语是“见了面说你好,帮了忙说谢谢。”,饭店的门口标语是“我们饭店服务员不打人,不骂人,有礼貌。”当时中国的社会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从礼貌开始搭建,礼是最基本的道徳。而到今天这个已经高度发展的社会处处还会看见因为确实礼貌而引起的纠纷,或者不愉快事件。
今天在小店里面买蛋糕,排在我前面的两个大姐,40多岁,拿着iPhone,每个人还领着不到柜台高的孩子,买蛋糕的时候就是喊着说“来给我称十块钱的蛋糕”,又指着玉米糕说“那个是啥”,售货员一一给她做了解答。当时我看了售货员的表情是不高兴的,我在想如果高兴就怪了,任何人可能都不喜欢被指使做事的感觉,这是人性使然,但是她需要做生意,不得不面对这些,可能也已经麻木了吧!中国的物质层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不用为温饱发愁,可精神层面呢,况且身边的小孩见自己的家长就是这么说话,他会记在心里,这是无形的教育嘛。
如果我们这么想,假设这位女士说话前面都加上礼貌用语,“您好,麻烦您给我称十块钱的蛋糕”,“请问那是什么蛋糕,怎么卖的”,如果这样说的话,售货员是不是心里会很乐意的为你解答,说不定你要十块钱的蛋糕还会多给你加一个或者十一块钱的呢,哈哈,很有可能。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当你在公交车或者某个地方,碰人家一下,或者不小心踩了人家一下,可能是很轻的那种,但是如果你板着脸没有任何态度的话,可能就会吵起来或者打起来。这样的事屡见不鲜。但是如果你知道自己做的不对,笑着给人家道歉,就算碰的或者踩的很疼,人家可能也不会发作,说点什么,因为你道歉了,还有中国人不是讲出手不打笑脸人嘛。
礼貌可以让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关系瞬间拉近,让对方对你的印象有个定位,这是个有礼貌的人,是个尊重我的人,就像一股暖流让对方心里很暖,很舒服。表情不自然的就会表现出笑意,很甜。中国哲人早有名言,尊重是相互的。有人说尊重就像空气,有它的时候你不感觉它的存在,但如果没有它你会窒息,这句话很有道理。古人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经典与财富,后人只需要用就是了,可是当今社会有的已经忘了老祖宗的话了。
我认为礼貌就是尊重的一部分,所以我们面对生活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表现出自己对别人的尊重,为社会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让别人更愿意和我们交流和相处,这可能是成功的基本素质吧。
对国人自己礼貌可以让中国社会变得更和谐,更安定,更有爱。对外国人礼貌可以让外国看到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素养和担当,让中国在世界享有更加好的声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