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A说前几天跟丈夫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她料定丈夫肯定出轨了。
那天她加班,晚上回来丈夫把饭做好了,做得很丰盛,丈夫是从来不下厨的人,平时碰到小A加班的时候,他宁愿饿一顿也不去做点吃的。
对于这次的表现,小A心里满是疑惑,她觉得丈夫肯定心里有鬼,有事瞒着她,做了对不起她的事情了,不然不会无事献殷勤。
小A想起前几天丈夫看到她回来,匆匆忙忙拿起手机,故作镇定地跟她说话,之前有姐妹跟她说过,男人手机不离手,就肯定有鬼。
从来不下厨的丈夫做了这么丰盛的晚餐,难道不是心里有鬼吗?
丈夫笑嘻嘻地迎上来说,老婆辛苦了,小A说,今天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心虚了?
丈夫说,没有啊,就是做顿饭而已,我心虚什么呀?小A说那天我回来,你匆忙拿起手机来是为什么?你敢让我看你手机吗?
2
丈夫把手机拿给她,你是在怀疑我吗?你想看什么就看吧。小A接过手机查了起来,什么都没查到,她说,你敢拿给我,说明你都处理干净了。
小A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冤枉他了,她朋友就是这样,丈夫突然对她很好,以为自己苦尽甘来了,最后却发现丈夫出轨了。
她很怕丈夫出轨,所以特别紧张,好几天过去了,丈夫还是不跟她说话,回来就抱着手机,这让小A更加怀疑。
后来她主动打丈夫道歉才和解,但关系却大不如前了。丈夫说,以前我不做饭,你嫌我不帮你,我做饭了,你又觉得我心里有鬼,以后我不做就是了。
小A的丈夫可能只是想做一顿饭慰劳妻子,并没有其他想法,也根本不像小A想的那样心里有鬼,但小A却诠释出完全不同的意思。
心理学家罗伯特.维斯把这种现象叫做消极诠释,是指人们倾向于把积极的事件解说出消极的含义,使得彼此之间越来越不信任。
3
这种诠释通常跟自己过去的经验有关系,是我们赋予事件的第一联想,又称为故事。
丈夫做饭,这是一件中性事件,或许他只是想帮你减轻负担,又或许真的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我们通常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来判断。
有些事情根本没有发生在你身上,你也会做出同样的第一联想。比如说,新闻里面刚刚报道了一位丈夫替妻子分担家务的事情。
如果你平时聚焦得比较多的是无事献殷勤,丈夫出轨,算计妻子这类的事情,那么你很容易做出消极的诠释,不管事情的真相如何,你的第一联想就是这样了。
如果你平时聚焦的都是婚姻幸福,两个人如何相爱,丈夫如何体贴妻子的事情,那么你就会做出积极的诠释。
消极诠释会破坏夫妻之间的信任,积极诠释会让夫妻关系更融洽,遇到事情时,不要着急下定论,说不定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
作者:英师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