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入关后十个皇帝个个都不是昏君,都有一番作为。这和明代的皇帝们比起好要好得多,但这两个王朝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集权。把天下所有的权利都恨不得集于一身,这是对自己的统治不自信也是权力欲望得不得遏制的结果。明朝的太祖废除了使用上千年的丞相制度后又设立锦衣卫监视朝中官吏,成祖继承扩大锦衣卫的规模后又设置东厂西厂制衡锦衣卫。所以大家看明朝时期的影视剧中普通人见到锦衣卫都吓得不行,那可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监察机构人员。至于东厂西厂的所作所为更是为人所不齿,这里不过多赘述,以后专门发文介绍这两个机构。今天要说的是从雍正皇帝开始设立的一个机构,也是直接听命于皇帝。于前朝的锦衣卫和两厂公公们不同的是,这个机构的人员没有俸禄,没有编制。可是满朝文武大臣挤破脑袋都想往里面钻。
清世宗雍正皇帝
经过了疯狂的九子夺嫡事件后,1723年雍正帝登基,屁股一坐上龙椅就马上对朝政采取了一些列改革,巩固自己的统治。比如整顿吏治,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他连续颁布11道谕旨,训谕各级文武官员遵守当时朝廷的八项规定。并严诫:如因循不改,必定重罪严惩。就是说以前的事我不管,我登基后不许胡来。比如密折制度,皇帝特许的官员才有资格上奏折。比如改土归流,革除土司制度,在上述地区分别设立府、厅、州、县,委派有任期的、非世袭的流官进行管理。比如摊丁入亩,这个政策实施后导致人口疯长,推行一百年后使人口从几千万一下突破4亿。还有废除贱籍、火耗归公、秘密立储等举措使得清王朝展现出一幅勃勃生机的景象。与对统治内部的改革不同,西北边境一直不太平,康熙大帝多年对西北用兵皆不得果。雍正继位后疑似朝中有人泄露军机,随后设军机处,作为辅助皇帝决策与行政的机构,也就是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秘书班子,地点在紫禁城隆宗门内北侧。军机处的设立保证了不会漏泄机密,并选朝中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登基的第十个年头改称为办理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当然了这些称谓都是兼职。没有钱粮补助,也没有明确品级。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皇权专制走向极端。直到末代皇帝宣统宣布废除军机处,实行内阁制,任命内阁总理大臣和诸大臣组成内阁。该内阁在辛亥革命后倒台,由袁世凯组成的新内阁所取代 。
袁项城头像
仅仅是个秘书班子,且没有俸禄和品级,为何人们趋之若鹜,争相往里进呢。原因不外乎有二。其一,这是皇帝的秘书班子,班子成员都是皇帝最信得过的人,军国大事从来都是重中之重,必须工作上有能力、Z治上靠得住的人才能进入。其二,这是一项荣誉,不在乎总督、巡抚和提督、大将军什么的,能进了的军机处才有机会对皇帝的决策起到引导作用。虽然是兼职,但能进入的人品级都不会太低。一旦进入了就说明满朝文武大臣中自己非比寻常。当然皇帝也怕这些军机处大臣权利过大,这个军机处从成立之初到最后解散都一直是一个临时机构。这个机构到了乾隆时期管理的范围无限扩大,凡六部卿寺、九门提督,敬事房,全国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在至四裔诸属国,所有的事件都要汇总处理 ,其职责几乎无所不包。军机处所承担的职权,已使它超出内阁之上而成为全国政事的中枢。历史上著名的军机大臣有张廷玉、阿桂、鄂尔泰、和珅、奕䜣、左宗棠、徐世昌、荣禄、张之洞和袁世凯等。
军机处机构组织结构图
注:此文章为 每日一弹Hot 原创,特此声明!
图文整理于网络,若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号:每日一弹Ho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