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苔丝的悲剧

苔丝的悲剧

作者: W君_f4dc | 来源:发表于2019-08-18 11:38 被阅读0次

        鲁迅先生曾说:“所谓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在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毁灭便是一幕活生生的悲剧,从精神到肉体,那一套吃人的道德、宗教和法律制度,把她推向了无底深渊。

        维多利亚时代被称为英国的“黄金时代”,而恰恰就在这样一个看似最好的时代,哈代把眼光放到了古老宁静的农村,把宗教的伪善、法律的不公正和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自私搬到了太阳底下,让人们更清楚地审视这个所谓黄金遍地的“好时代”。

        苔丝“端庄秀丽得像一幅画”,天真烂漫,善良自尊,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生命,被亚雷·德伯使尽各种手段强行诱奸,失身怀孕。邻里口无遮拦的风言风语和冷嘲热讽,社会偏见的沉重压力使她不敢抬头见人,因为她深感自己犯了“奸淫罪”。世俗的道德杀人于无形,像一把利剑,斩断了她所有的生活信念,哪怕她本身就是一个受害者,但外人眼中,她早已肮脏不洁。人是环境的产物,当万千旁观者都不分青红皂白地将愤怒的洪水发泄于她的身上时,往往她也会认为,确实就是如此,这个可怜的少女便无辜躺枪,承担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罪行,而犯罪者却逍遥法外,呜呼哀哉!

        她跳进了世俗的陷阱,她以世俗的观念自戕,强烈的自尊心和羞耻心使她认定自己是有罪之身。于是,她放弃了对神圣命运的主宰权,自愿背负起沉重的十字架,向世俗低头妥协。这是悲剧的第一重。

        终于有一天,当苔丝走出心理阴影,走向崭新的生活,在奶牛场跟克莱相识、相知、相爱,并最终走进婚姻殿堂时,一切并没有如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世间万事,不尽人意,命运离奇,不可捉摸。当这个诚实的姑娘对爱人坦白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时,她不仅没有得到爱人的同情,还被无情地遗弃了,生命的最后一丝希望顷刻间灰飞烟灭,化为乌有,遗留一颗血淋淋的碎裂的心,面对现实,还有未来。这个可怜的女人,仿佛一生都被阴霾笼罩。

        面对假扮牧师的纨绔子弟亚雷的再一次纠缠,撕破他假惺惺的面具后,她选择了与他同归于尽,用他的死来祭奠自己的清白。这一次,她显得多么勇敢无畏,刚烈殊常,哪怕背负“杀人罪”,哪怕进监狱服死刑,她也在所不辞。这是她在生命尽头最后一次反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即使以死作为代价。监狱更像天堂,死刑更似解脱,她毅然接受死神的召唤,只因她实在活不下去了。

        她赢得了爱情却输给了命运,她以自我牺牲作为获得人格独立的代价,印证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人类只是命运之神的玩物”,这是悲剧的第二重。

        在社会的摧残和迫害,迷信的思想和观念,悲观的宿命论的作用下,这个绝望的灵魂不得不过早地结束了人生,使她成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的典型。然而,正如副标题写到,苔丝依旧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她在精神上是崇高的。

        这里,借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话:“可怜你这受了伤的名字,我的胸膛就是卧榻,供你栖息”表达对苔丝的怜悯。而在反思悲剧根源的背后,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经济和权力不平等的现实条件下,即使遭遇了诸如此类的不测,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你是被逼的,你才是受害者,结束生命显然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拿起法律武器讨回公道才是这个时代赋予你的救命稻草。

        不禁又想起北大沈阳性侵案,还有台湾女作家林奕含的自杀,她们的才华和生命被扼杀在花一样的年龄,令人痛彻心扉。多少爱慕师才的女学生遭遇不幸,然后通过自残来降低自我羞耻感,多少个漆黑的夜里,那不堪回首的记忆折磨着她,让一个怀揣梦想、未来具有无限可能的女孩走向抑郁,选择自杀。在学校里,师生的权利是不对等的,尤其是高校。一个学生的成绩高低,能否顺利毕业,奖励与选拔,除了与自身的努力有关外,很多时候结果难道不是拿捏于老师之手吗?此话不是说我们没有必要努力了,学途漫漫,当然需要上下求索。我只是希望,校园里能建立起专门为学生尤其是遭遇性侵的女学生的保护制度,让她有一个倾诉口,保护墙,让好人多活几十年,让恶人不再害人。当然,这只是保护女性链条中一个极小的环节,性教育的普及、法律的完善依然任重道远。

        说实话,每当听到“女大学生”这四个字时,我就心生害怕,感觉又有悲剧即将发生。“女大学生”近年来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代名词,出事者是她,受害者是她,受害后被指责的也是她。多少次,受害者被指责“因为你长得好看”,可笑的是,在西方的法庭史,多少女性因为长得太美而免于死刑。至今,所谓的男女平等还遥不可及,男性性倾是生理需要,女性穿着开放点是不检点不体面,多么可笑的双标。

        悲剧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减少悲剧重演,这才是已成定局的惨痛带给我们的启示。或许,这也才是一代现实主义批判大师哈代的意图:谨以《苔丝》献给所有的女性读者。

        在我看来,女性首先要自爱自尊,在名利与逼诱面前坚守住底线和原则,保护好自己。其次,一定要取得经济的独立,在物质上摆脱对男性的依附,经济独立,人格方能独立。最后,“好死不如赖活着”话糙理不糙,再大的不幸只要还有命在,就好好活着,想想还有那么多人没见,还有那么多地方没去,还有那么多事没做,你怎忍心就此结束?正如川端康成笔下所写:“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一朵花开能成为美的开光,我便低语道:活下去。”

相关文章

  • 苔丝的悲剧

    鲁迅先生曾说:“所谓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在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毁灭便是一幕活...

  • 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著作,这本书讲述了苔丝的悲剧人生。 苔丝生活在英国的一个小村庄,她纯洁、...

  • 关于《苔丝》的感触

    今天读完了哈代的小说《苔丝》,一个悲剧。我虽然喜欢笑,但也爱看悲剧。 苔丝还是个小姑娘,却经历了成人也不曾经历过的...

  • 2009.04.05(三月初十) 周日 晴

    2009.04.05(三月初十) 周日 晴 关于《苔丝》的感触 今天读完了哈代的小说《苔丝》,一个悲剧。我虽然喜欢...

  • 电影《苔丝》(1979年版)中的主人公苔丝为什么是个悲剧?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电影《苔丝》(1979年版)的主人公苔丝为什么是个悲剧。 我们先介绍这部电影的剧情。 这部电影讲...

  • 看《德伯家的苔丝》有感

    日更第8天: 昨天看完电影《德伯家的苔丝》,今天又看了《爱玛》。一部爱情的悲剧,一部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苔丝出生的...

  • 当你觉得很惨的时候,看看她吧

    读了第一篇故事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写的一部悲剧小说《苔丝》。女主苔丝是一个贫苦家庭,但却生的极其美丽。 ...

  • 愿苔丝的悲剧不再重演

    很多年前看过电影《苔丝》,影片中的苔丝总是穿着白色长裙,带着天使般的微笑,即使被骗失去童贞,她的美丽中最令人难忘仍...

  • 《苔丝》:由纯洁引发的悲剧

    《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哈代用一个词形容苔丝,那就是“纯洁”。他用一个凄婉的故事否定了当时男性心中的贞操观...

  • 读后感‖苔丝的悲剧&

    ——英国作家哈代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读后 这篇小说给我的印象是因艾利克.德伯维尔的引诱而发生的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苔丝的悲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rr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