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我梦见父亲了……”清晨醒来,我给闺蜜发去微信。
“你是想你的父亲了,昨晚正好说起带你母亲旅行的事情。”闺蜜安慰我。
“是的……时间过得真快,又是清明时节了……”瞬间泪水无声地滑落腮边。

不知不觉父亲离去已经两年多了,昨晚梦见父亲对母亲说,等局里的文件批复下来,就陪母亲出国旅行,母亲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可是,残酷的现实是,未能等父亲两年脱密期满,就查出了他患有恶性黑色素瘤,为了保住父亲的生命,作为女儿的我不得不在他的截肢手术单上签了字,而父亲答应母亲的“以后带你出国旅行”就成为了永远不能实现的承诺……
在陪伴父亲与病魔抗争的8年里,我用无数的“以后”宽慰着一双老人。虽然许多医生都论断,只有20%的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的存活期能达到2年,但我仍抱着一丝幻想,我相信父亲必能是那20%里被幸运之神眷顾的那一个人。为了减轻一双老人的精神负担,每季度的复查都是由我陪父亲去医院,事先联系好医生,提前取出各种报告单,再去朋友的广告公司把趋于恶化的各项指标做部分修改,让父母亲始终对治疗效果保持乐观的期望。就这样,父亲在“美丽的谎言”中生活了8年,所有的主治医生都说这是一个奇迹,直至他最后离去,我车里副驾驶的工具箱里积攒了厚如字典的一叠报告单、化验单……
每次父亲因为幻肢痛和病灶转移至肺部、脑部引起各种症状而消沉时,我总是对父亲说,“没事的,真的,医生说控制的很好呢,再坚持一下吧,以后你就可以陪妈妈出去旅行了,以后你还可以看着你的宝贝孙子上大学……”每次说这些话之前,我都是在父母亲的楼下,坐在驾驶室里对着后视镜调整情绪,一遍遍地选择合适的措辞,然后带着微笑上楼去面对二老。而每次说完这些话,我强装出来的镇定早已溃不成军,冲下楼倒在驾驶座位上泣不成声,因为自己心里很清楚,我对他描述的那些“以后”,对父亲来说有多么的遥不可及……
父亲离开的时候,是大年初四,我在病房里陪了一整个白天,在母亲坚持的下,我回家吃饭并整理晚上陪夜的东西,电饭煲里刚淘上米,手机就响了,电话那头传来母亲悲凉的声音,“你爸爸走了……”我赶到医院望着病床父亲上消瘦干净的脸庞,最后一次对他说,“以后你终于不用打针吃药了,因为天堂里没有病痛……”

从此,在我的世界里,没有一个词更能比“以后”揪心的了。因为我对父亲说过太多的“以后”,而一转身却已是两个世界。
曾经,我们仗着自己还年轻,看似还有数不完的"以后",对着自己爱的人轻许,而在我们许下承诺的那一刻,心里是那么的怀着感动和憧憬。可当生活不可抗拒地改变了我们前行的方向,把我们抛向了另一个始料未及的彼岸时,曾经许下的那些“以后”就轻易地就成为了心头未完的“遗憾”。
我们总是对着身边的人说着“以后……”,我们总以为她们会一直陪伴自己等到许诺那个“以后”,我们从不担心她们会舍己而去,于是把时间都留着去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却把背影留给了那些本应该值得花时间去陪伴的人。
可是,我们真的有那么多的“以后”可以挥霍么。当有一天,惊觉,爱自己的人或者自己爱的那个人,已经等不到,我们陪伴他们去实现曾经许下的那些个时刻,我们的心是该如何地痛彻地懊恼。
所以,不要说“以后”好么?没有什么,能比陪伴身边的人更重要的了。现在的,两个人的,哪怕只是片刻的快乐回忆,也一定会比,“以后”的,一个人的,漫长的遗憾,更加地生动……
不要说“以后”,趁我们还来得及,说能说的话,做可做的事,走该走的路,见想见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