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今天公布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的结果。总体上看,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分为63.71,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一句名言:“金钱就是力量。”这种力量的获得离不开奋斗,但是,有的人穷其一生只能拥有那么一星半点儿,有的人年纪轻轻就已财务自由。这其中的差别在哪儿?
很明确的一点是,好的金融素养有利于做出明智的财务决定。
金融素养被认为是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下人类必备的生存技能。国际上对于金融素养的定义是:“金融素养是一种金融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的总和,人们需要具备一定的金融素养以做出合理的金融决策、最终实现个人的金融福利。”
消费者态度分析
对金融消费者教育态度积极
当询问消费者对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态度时,87.06%的消费者认为金融知识普及“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
对消费、储蓄和信用的态度趋于理性
当询问消费者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时,79.40%的消费者对于“今天有钱今天花完,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持“不太同意”或“完全不同意”的观点。
当询问消费者对信用的态度时,86.80%的消费者同意“信用是一辈子的记录,不应过度扩张信用,应谨慎维护”的观点,其中同意这一观点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 90.50%,农村消费者占比为 80.52%。
消费者行为分析
对家庭开支的规划和执行
当询问消费者是否做家庭开支计划时,20.43%的消费者“一直都有”,23.63%的消费者“经常做”,42.78%的消费者“有时有做”,13.16%的消费者“从不做”。
当询问制定家庭开支计划的消费者是否执行既有家庭开支计划时,20.83%的消费者表示严格执行,34.12%的消费者表示偶尔执行,42.02%的消费者表示有时执行,3.02%的消费者表示从不执行。

对未来支出的计划
当询问消费者如果下个月有一笔约等于三个月收入的意外支出,是否能全额支付这笔费用时,调查结果有 34.06%的消费者选择了“完全可以”,39.92%的消费者选择了“或许可以”,19.73%的消费者选择了“可能拿不出”,还有 6.29%的消费者选择了“肯定拿不出”。
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分析
消费者金融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当让消费者对自身的金融知识水平做出主观评价时,35.27%的消费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非常好”或“比较好”,认为自身金融知识水平“一般”、“不太好”或“一点也不好”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41.84%、16.01%和 6.88%。
消费者金融技能分析
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选择
当询问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能否正确辨别合法与非法的投资渠道和产品服务时,调查结果有 62.38%的消费者选择了“能”,17.49%的消费者选择了“不能”,20.13%的消费者选择了“不知道”。
当询问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是否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风险和收益有清晰的认识时,调查结果有 67.66%的消费者选择了“是”,13.03%的消费者选择了“否”,还有 19.32%的消费者选择了“不知道”。
消费者金融知识需求分析
当询问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住房贷款、银行理财产品、金融纠纷解决和债券投资知识,选择上述金融知识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 40.02%、28.06%、26.74%、25.25%和 22.62%。
[素材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