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历史的天空》,总算舒下一口气,在看了豆瓣的几篇书评后,已然没有刚读完还没来得及消化的急躁。
对于这篇作品我感觉跨度太大,还有很多事情没讲清楚,稀里糊涂地过去了,不知道是作者故意为之,还是篇幅所致,或是因为涉及敏感事物而无可奈何。无论如何,对于梁大牙这个主人公地刻画还算细致,就像斗争和团结的关系,不可能把他一个人描写地惟妙惟肖,而置其他人于不顾,斗争是插曲,团结才是主流。梁大牙是从战争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而他比其他的引路人却走的更远,这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比起陈墨涵,我更愿意相信梁大牙进步的真实性。对于斗争,少不经事的我不敢过多评论,唯有低调做人,踏实做事,那么其他的顺其自然便好,我向来没有什么远大志向。
斗争和团结的事情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哪里都有斗争,哪里都有合作,如果遇到江古碑,李文彬这样偏激于斗争,忽视了团结,甚至心理扭曲引发恶意伤害的行为,那便是罪恶了。相形之下,张普景的斗争坦荡了很多,这样的人很烦,但是也很需要。
以前有一个老师,就原则性来讲,就信仰来讲,他是我唯一佩服的。单凭他不把老师绩效放在眼里,对于我们一门选修课的结课考核,竟然让集体挂科,最严重的同学甚至补考了五遍之多,就够了。当时的我们自然是很不爽的,但是事后想想,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这样的人你还能遇见几个。
抗美援朝中那场残酷的战争没看过瘾,结论下的些微仓促,好像只是为后来陈墨涵对梁必达的态度观念转变加入了一个插曲,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插曲。再后来就是文革了,黑暗的日子,不敢多看,仅凹凸山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命运便可以管中窥豹,哪里都是这样,革命不应该是乱的,但事实是哪里都乱了,几个人物的结局可以说相当悲惨了,还好讲的不是很多, 不然这一天我的情绪都调整不过来了。直到最后爆出的结局,很大一方面都可以从前面的章节中看出端倪,所以也不算惊讶,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
喜欢书中梁大牙的爱情故事,一路飘摇。正如他所说,他这一辈子勾搭过一个女人,喜欢过一个女人,爱过一个女人,暧昧过一个女人, 但是,只拥有过一个女人。也算的上是圆满了。安雪梅才是他真正拥有的,真正在背后的强大支柱,她的内涵比梁大牙更富有故事性。
整本书我用了两天时间看完,心绪从激情澎湃到平淡如水再到痛心疾首最后豁然开朗,总体上对于阅事不多的我来说,相对满意的。我还没有能力评论一个著作的价值高低,能有所思就够了。
网友评论
写文章前建议你先把思路构筑下,不要被情绪带动,正常的心情会是中立者的立场和客观判断,而不是为情绪服务的他人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