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吃的真的不是饭!

作者: 占芳 | 来源:发表于2017-01-13 08:14 被阅读1166次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中国唐宋以来的科举取士,基本奠定了中国平民社会的千年格局。

话虽如此,可是中国平民在吃饭上的礼仪,还多少保留了贵族的光荣传统。

虽说,时代越靠近现在,失传的越多。在《金瓶梅》中,我们多少还能看到些零星的轨仪。

但是,不管咱们把贵族精神弄丢了多少,有一项至今兴盛不衰:尊卑的讲究。

就说这酒席坐次吧,这是所有饭局中最大的厉害,讲究得认认真真,不折不扣。

饭局之要害在局,饭反而居次。吃货不理解那是不懂世道。

自从贵族消亡,吃饭那点事,还得真要找《金瓶梅》。

                (一)


咱中国人最讲座次。座次不是先来后到,是权力与地位。

酒桌座次,以序齿,以尊卑,以官阶。所谓“在朝序爵,在野序齿”。

虽说这是多少年不变的标准。可也多只是这样子说说而已。现在吃饭,在朝在野都得序爵。上座啥时候都得给领导留着。

权力的大小,决定酒桌上的尊贵序列。

《金瓶梅》第19回,吴月娘领西门众妾在自家新竣工的花园游玩,顺便在花园摆酒。您看这些娘们怎么坐:“吴月娘居上,李娇儿(二老婆)对席,两边孟玉楼(老三)孙雪娥(老四)、潘金莲(老五)、西门大姐,各依序而坐。”

这是自家娘们吃饭,无客位。座次上一点都不含糊。主席老大,次席老二,主席与次席是在桌面上是对坐的。

这和今天西方家庭吃饭无异:夫妻两端,左右是孩子。

再看《金》书31回,西门庆为儿子满月摆酒,共12人,两位公公那是皇帝身边的人,所谓近天颜、闻龙屁最多的人,坐首席那是必须滴。

让两人入首席座时,老太监刘公公与薛公公两个阉人,还虚情假意装客套不肯上前就坐。

有个武官周守备看不过了,说:“二位老太监齿德俱尊,常言三岁内宦,居于王公之上。这个自然首座,何消泛讲?”

三岁内宦居王公之上,呵呵。这是大明中后期的风气。那时候的阉人,别说带着皇气,还都忙着专权呢。

两个太监又是刘的年纪大,刘坐了左。这是中国古代的讲究:左为尊。

也是因两人是同一个级别。若有谁官再大点,两个也没啥争谦虚的了。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古代时吃饭,一个个都冠冕堂皇地来了。吃饭的时候是要换衣服的。

但是,更衣,古人却是专指上厕所啊。更衣千万别和宽衣、换衣弄混了。

在明季弄混了这两个词,那进出全颠倒了。第20回,西门老板到他包养的妓女李桂姐家,老鸨说桂姐到姨妈家去了。不想“西门庆往后边更衣去⋯⋯西门庆更毕衣,走至窗下偷眼观觑,正见李桂姐在房内陪著一个戴方巾的蛮子饮酒。”

祸从天降!自己包养的女人,偷着接客。西门老板情何以堪?当场砸了妓院⋯⋯

中国服冠制度讲究得要命,明代中期上层人士出门赴宴,你是要穿礼服的,不穿礼服就去吃饭,那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不尊重。

可是,吃饭时却是一定要换下礼服的。

一是别污了衣服,很贵的;二是动手吃起来也自由。

见面在便服外穿礼服是礼节,礼服还包括冠巾,不得裸发。

山西洪洞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北壁西侧壁画,元代

《金瓶梅》有许多这样场面。第36回,西门庆宴请蔡状元,假客套时,礼服在身,入坐吃酒,先得去换衣服,换上便服。

第38回,西门庆到夏提刑家赴宴,“于是见毕礼数,宽去衣服,分宾主坐,”。

《金》书49回,西门庆在家摆筵请宋巡按,饭前都穿着礼服或官服。一开饭,马上换衣服。

为吃饭换衣服,一般都由仆人带着毡包,或衣匣、衣箱,里面装着便服,也专门装换下来的礼服。

《金》书第96回,嫁给周守备的庞春梅,回西门府为孝哥做生日,过去的奴才,成了主子,炫势炫富非比寻常。

春梅“穿大红通袖、四兽朝麒麟袍儿”,“坐着四人大轿,青段销金轿衣,军牢执滕棍喝道,家人伴当跟随,抬着衣匣。”

见过礼,贺过仪之后,“让春梅进上房里换衣裳。脱了上面袍儿,家人媳妇开衣匣,取出衣服,更换了一套绿遍地锦妆花袄儿,紫丁香色遍地金裙。”

抬的衣匣,为换衣专用。连裙子都换了一套。这是气场也是排场!

              (二)


古宴饮礼仪繁杂:入席上全猪全羊最讲究。孔子说:“割不正不食”。

此割,什么意思?后人不解而众说纷纭。

有说这是宰牲用刀,一刀毙命;有说切肉得规规矩矩,不能瞎切,吵得不可开交,一派的没文化。

《金瓶梅》中,有许多这样的“割献”之礼。第31回,“酒过五巡,汤陈三献,厨役上来割了头一道小割烧鹅。先首位刘公公赏了五钱银子。”

说小割,多指鹅鸭禽类,坐在主位的主宾,官大,钱也得大,是得赏厨子小费的。这时候,不能小器。

此是礼仪,也是风气。赏五钱银子,应该是挺重的小费。

那会儿一般下人,一天也就一钱银子工资。

山西河曲岱岳庙圣母殿,北壁,明代《备食图》

第76回,宋御史在西门庆家宴请侯巡抚。入座后,“上坐献汤饭,厨役上来割献花猪”。之后“教坊吊队舞,撮弄百戏,十分齐整”。然后是海盐弟子唱演曲目,“一折下来,又割锦缠羊”。

这侯巡抚刚提拔到中央,牛逼人。头割是花猪,比烧鹅更讲究。

大明嘉万之时,宴必烧鹅,流行。

明季餐饮割献之礼,先小后大,被请的客人越牛逼,割的次数就越多。

为客割鹅猪羊等肉类。是餐之大礼,割不正是不合仪,可不是刀偏了。

说刀偏了,那是在和厨子叫劲。掉价了!

第20回“坐席上都有桌面,某人居上,某人居下。先吃小割海青卷儿,八宝攒汤,头一道割烧鹅大下饭。”

割的讲究有时先小割,再接头道割、二道割⋯⋯三汤五割,才是大礼。

韩熙载夜宴图》

第41回,吴月娘到乔家吃结亲酒,“上了汤饭,厨役上来献了头一道水晶鹅,月娘赏了二钱银子;第二道是顿烂[火夸]蹄儿,月娘又赏了一钱银子;第三道献烧鸭,月娘又赏了一钱银子。”

这讲究得,有派头。有点像上古贵族,吃饭的仪式弄得高高在上,让老百姓咋舌。

《礼记•曲礼上》说:“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酰酱处内,葱渫处右,酒浆处右……”

这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殽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饭食靠着人的左手方,羹靠右手方。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葱渫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开陈设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

特么的,这分明就是不让人吃饭的节奏啊。

反正一切都有固定位置,估计就是灯没油灭了,天子也能摸得到并顺利送进嘴里。

都说饭局多规矩,古人才是真装逼。

                (三)


唐宋时,饮酒最重簪花礼,饮宴登科簪花制度很隆重很热闹,也很礼仪化。

明季此遗风尚存。《南明野史》记大明朝都奄奄一息将近亡之际,还不忘鼓舞士气,“五凤楼宴饯,簪花犒赏三军。”

《金》书内酒宴无数,簪花礼次数寥寥无几。

第41回,潘金莲在酒席上,见月娘与乔大户家做了亲,李瓶儿(因为是孩子生母)披红簪花,“心中甚是气不愤,来家又被西门庆骂了这两句,越发急了,走到月娘这边屋里哭去了。”

一贯咬尖的小潘,失了风头不说,还遭了委屈,只有一哭了。

陕西富平吕村,唐李道坚墓东壁乐舞壁画

还是76回,宋御史借西门家,宴请侯巡抚,那时比不得现在,中纪委的,到地方还得宴请山东省省长,御史言官显然没太大权。

当侯巡抚进入大厅时,宋御史也是 “换了大红金云白豸暖耳,犀角带”,出来迎接。

明代巡按御史虽然代表天子巡视,权威赫赫,但是品级很低,只是正七品,还不及各省的按察使高。

而且,这个候巡抚不知道哪天就成他的顶头上司。所以,中央纪检干部还真得讨好封疆大吏。

宋御史向侯省长“把盏递酒,簪花,捧上尺头”。

程序仪式皆极其庄重,管你多牛逼,这一套下来,也是把你拿下了。

君莫欺我不识字,吃饭何必搞此事?

搞了此事,这中央派下来的御史,才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巴结,要不然,不知道哪天让人搞死的。

元人画

吃饭的花样,中国人真的是多。说庄重点是礼仪,说亵渎点都特么的谄媚讨好。

这还仅仅是一小部分。当然,鄙国人吃饭也娱乐化,喝酒中掷色子、行酒令、投壶等,那更是洋洋大观,让后人叹为观止,先贤们许多花样玩法,都已失传。

这些年的中国人,钱多了,光长脾气,不长见识。古人酒桌上的许多讲究,都不知道了。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人在全世界在吃上还是最有说道的。

饭局这件事,礼仪的繁褥是没了,可坐次、敬酒的潜规关键部分还在,搞不清楚的,真得弄砸了。

相关文章

  • 饭局,吃的真的不是饭!

  • 可怕的饭局

    中国式饭局真相:笨的人吃的是饭,聪明人吃的是...... 太复杂了

  • 随笔110

    1、不是所有饭局都应该参加的。有的饭局很无聊,有的饭局很害人,有的饭局很憋屈,有的饭局很险恶。饭局饭局,你以为是吃...

  • 饭局

    《饭局》 吃饭为什么叫饭局? 所谓“饭”,当然是指吃饭,它是人们最基本的一种生理需求,也是吃...

  • 饭局

    本人写于2009年的一部电影详纲 饭局,吃的不是饭,吃的是局,吃的是鸿门宴。 517包厢内,清帐公司的老板向参加...

  • 饭局上,领导为何突然让你去催菜?有这4层含义越早明白越受益

    阅读点关注,职场不迷路。 职场里,饭局,吃的是饭,布的却是局。有的凭一次饭局提升,而我却因一次饭局入坑,说来惭愧。...

  • 饭局是什么?

    所谓饭局,蠢人吃的是饭,聪明人吃的是局! 转自:凌晨一点半 正能量 。 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饭局,已经成为每个人少...

  • 饭局,吃的是饭,进的是局

    “饭局”这一词来源已久,最早出现在宋代,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局”是下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的意思...

  • 你敢第一个吗?

    此次《饭局智慧》颠覆了我对饭局以往局限性的认知。 饭局真的不是来谈事的,饭局上所有的话都是“废话”。可是这个打引号...

  • 每逢佳节胖三斤!过年饭局太多如何减肥?小妙招教你减肥!

    每逢佳节胖三斤!逢年过节,除了跟家人吃团圆饭,还会应酬一波波饭局。不想年后变胖子,过年饭局太多如何减肥?小妙招教你...

网友评论

  • 余热焰:哈哈,读先生之解文,涨姿势了!:clap:🏻:clap:🏻:+1::+1::innocent::innocent:
    占芳:@余热焰 谢谢:pray::coffee::coffee:
  • 855d593e8cff:有趣有趣,只是不明白怎么个割法,正与不正如何判别
    占芳:@Justinxie 这个割现在也没有弄得很清楚。正为合礼节轨范。:pray::pray::pray:
  • 朕真的疼你:吃饭的花样,中国人真的是多。说庄重点是礼仪,说亵渎点都特么的谄媚讨好。
  • 苏长亭:写得很有趣,见解也很认同。
    占芳:@苏长亭 :coffee:

本文标题:饭局,吃的真的不是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gj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