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近几十年来的飞速发展,我想和全民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由近代70%左右的文盲率大幅降低到5%以内。相对于不识字的人,识字就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教育改变命运,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做一些在常人看来更为“轻松体面”的工作。
同样在当今社会拥有一张好的文凭也像是一种毒药一样,人人上瘾,却无解药可解。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国人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是如此的重视教育,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教育机构,亲朋好友在一起三句不离考试成绩,以及为了追求名校可以连续复读好几年。。。
我有一个亲戚说孩子今年高三了,家里准备十万给她补习。好学生都要补习,我们的孩子不补习岂不是更加跟不上了吗?再穷不能穷教育。像这种例子全国一抓一大把,举全家之力,一辈子之财,只为送一个孩子进大学,这是关乎一辈子的大事,除了生死以外就是大学。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愿以偿的进入大学。因为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既然是有限就必然存在竞争,既然存在竞争就必然有成败。很多父母之所以接受不了孩子读书的失败,源于不接受自己的平庸。想要通过孩子逆袭成功来证明自己不是个平庸的人。
谁不想要生个孩子,从小就天资聪明,懂事努力,父母一点都不费心费力,除了贡献一个受精卵,其余的就是晒娃。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好事谁都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概率就好像是今天买了彩票明天就中1000万大奖一样,妥妥的白日梦。
因为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人,天才毕竟只是少数。不管你接受不接受,事实就是如此残酷。你可能听过“二八定律”,这是一个多世纪前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发现。帕累托分布呈现这样的规律:20%的人将占有80%的财富,20%的粉丝是最活跃的,同样20%的孩子是最聪明的。
而当你跻身于20%的聪明孩子里头,在新的系统里仍然还是满足二八定律。换句话说即使你考到清华北大,你是精英,但在大学里仍然要被20%的超级精英蹂躏。如果不尽早认清接受这个事实,不少高中很优秀的孩子进到大学后会突然变样崩溃。以前有多好,现在就有多糟,就像北大弑母的吴谢宇,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得第一,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违反了二八定律。二八定律驱使我们一辈子接受现实,努力竞争,不停进入前20%。但同时也让我们知道,80%的孩子很普通,不开窍。而自己的孩子就属于80%中的一员,其实一点都不丢脸。即使是在20%里的孩子,在某个层面里,他也将面临着自己不过是普通人的心理挑战。
所以说芸芸众生,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活在80%里面的。接受现实,其实就不会那么焦虑了,说不定轻松自如的姿态还能帮助你进入到那20%的层面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