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椒计划回顾总结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接到要写青椒计划学习总结的通知,即欣喜又迷茫,欣喜在这段时间学习收获很多,迷茫不知道从何处写起。回顾2018年的种种在脑海中回荡,这一年对我来说有两件大事,一是我马上就要为家里带来一个小生命,二是有幸参加第二届青椒计划的教师培训,成为其中的一员。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工作学习方面,可以说是收获满满,充满激情的一年。非常感谢青椒计划提供的这个平台,让我可以不断的学习、反思、开拓视野。青椒计划区别于传统的教师培训定时、定点的培训模式,而是采取一种网络直播的方式大规模的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CCtalk软件,在每周三、周六定时参与学习。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以及一线教师进行分享,在课后的小打卡上面分享每节课的感受,并与成千上万的老师进行交流互动,丰富的内容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就2018年青椒计划做出一个个人总结。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部长的带领下,由廖伟博士、桑国元教授、边玉芳教授、吴国珍教授、吴洪建老师共同组建的专业课程导师团队,为全国青年教师带来6讲专业课程,包括了“教师职业认知”、“教师心理”、“学生心理”等方面,使我深受启发。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是第一讲,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廖伟博士进行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何以“坚守”新时代我国农村教师流动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依据,举例分享了农村教师所面临的“几乎可以一眼望到头的人生、不高的工资收入、单调孤独的生活环境”等问题。他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何以坚守,首先需“构建教育与社会公平”为导向的农村教师新身份;以“文化回应性教育”为原则,发展在农村学校教学的专业能力。作为特岗教师的我正在面临着这个问题,第一年的教育工作我充满热情,满心欢喜,但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也成为了我的困扰,以至于我在第二年的教育工作中有些迷茫,似有心结。值得庆幸的是有廖伟博士的分享,让我豁然开朗。在这个网络平台上的学习,不仅有专业教师的分享,还可以与3、4万的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使我重新有了“斗志”和“方向”。
第二讲的导师是桑国元教授,他以《理想的乡村学校与卓越的乡村学校》为题,提出了:理想的乡村学校是学生向往、教师愿倾情奉献的地方,卓越的乡村学校是“以情育人教育情怀,以文化人的乡村文化自信,以梦感人的理想担当,以行觉人的实践行动,以爱育人的乡村坚守”让孩子因喜欢老师而喜欢学校、喜欢学习、走向成功的老师。第三讲是边玉芳教授以《6-15岁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适宜教育》为题进行演讲,她以寓言、视频切入、深入浅出与我们分享了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合理要求学生引导学生的方法,让我知道了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吴国珍教授和吴洪健教授分别在第四讲和第五讲以《乡村教师的自我认识和生命关怀》和《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为题,讲述了教育智慧与生命关怀和自我认识的关系,重点突出了“教育智慧”的重要性。成为一名积极的、幸福的教师的秘诀,使我学到了很多,坚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面对并解决问题,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来带动学生的参与。第六讲的朱旭东老师的《乡村学校的教师文化》让我学会了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深入贯彻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在生理、心理以及认知情感等方面有正确的认识。以上六讲是教育教学专家的分享,让我有了不断学习的动力,前进的方向也更加明确。
第七讲到最后的第十五讲都是由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带来的在教育教学中的经历和心得体会。其中印象较深的是第十一讲,王艳着老师的《数学王国里的写作大王》,王艳着老师是有两位宝宝的“辣妈”,一位会写作的数学老师,她说写作不分学科,只要有心就可以。教师的成长是没有边界的,她还分享了自己写作的心得。要理解学生心理,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也感谢青椒计划这个网络平台让我收获满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要积极进取,不断学习。就像第十二次课程的题目“心有所依,未来可期”。
2019年1月4日
建设中学 刘畅
青椒100刘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