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学生教育婚姻育儿读书
6-12岁是孩子的“阅读饥饿期”,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阅读!校长

6-12岁是孩子的“阅读饥饿期”,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阅读!校长

作者: ceeb552f778d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10:54 被阅读19次

你的孩子,是要穷养出吃苦奋斗的精神,还是富养出疏阔温厚的性格?是要让他深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得来不易,还是让他在琴棋书画诗酒花中尽撒才华?不论选择哪一种养育模式,或者说不论您能给孩子哪种养育方式,在阅读这件事儿上绝不能吝啬。

校长堡老师提醒父母要鼓励孩子根据兴趣进行大量阅读。校长堡老师曾对“阅读饥饿期”这一说法进行过分析:他认为,孩子对阅读的饥饿感形成于14岁之前,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

孩子在小的时候自主选书的能力还不够成熟,所以更重要的,是家长如何为孩子选择好符合他们阅读兴趣、对他们身心成长有益的书。

一、读书可以任性一点,父母应鼓励孩子根据兴趣大量阅读。

1、藏书多,读书少

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少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小书架,但是如果问一问孩子书架上的书都读过吗,那么答案十有八九会让父母失望,从头到尾认真读过的书不过少数几本,能反复阅读的就更少了。

2、把选书权交给孩子

父母认为好的书,孩子不感兴趣;孩子喜欢的书,家长认为不值得读。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

父母为孩子选择的图书不论多么优秀,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不进去,还是没用的。

更何况,所谓父母为孩子挑选图书如今已经沦为根据销量排名和网站评论买书的“跟风”,未必就真的适合孩子。

3、培养专注的阅读习惯最重要

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重要的不是读什么,而是培养一种以书为伴的良好习惯,而这种习惯只能通过从头到尾读完一本再读一本的循环不断的过程才能培养出来。

阅读是需要耐心的,如果书中的故事抓不住孩子的心,以小孩子的专注程度,很快就会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了。所以,我们的目标其实是通过阅读培养专注和耐心,这两种品质的价值远远超过某本书所传递的知识。

4、“量”比“质”重要

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来说,有时候“量”比“质”重要,只有量上去了,阅读能力才会有一个质的提高。所谓阅读能力,本质就是记忆与理解。

越是年幼的孩子对阅读材料的趣味性要求越高,此时如果家长一味强调要读好书,读名著,反而容易使孩子以为读书就是这么没意思,难以真正建立阅读习惯。

反之,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让孩子自己随便选,只要去的次数足够多,孩子最终将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读书的劲头就会大大增强。

二、读书,还是要任性一点儿的。

看看阅读有多重要!要知道,不论男孩女孩,不论穷养富养,对孩子的书架,请一定舍得投资。小学欠下的阅读账,早晚会暴露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和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

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饿死了。

因为课本内容相对单一,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智慧才能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做父母的为了孩子的长久发展和未来更大的成长力量,请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小学阶段的成绩,而应该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能力培养上,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事半功倍,让孩子受益终生。

所以,孩子的“阅读饥饿期”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培养受益一生的阅读习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12岁是孩子的“阅读饥饿期”,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阅读!校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oecqtx.html